花木鸟
□宋武明
蓝蓝的天,白白的云,微微的风,阳光下姹紫嫣红的花卉,嫩嫩绿绿的草木,云空中比翼双飞的燕子,柳梢上婉转啼鸣的黄鹂hellip;hellip;
一个多么和谐而美丽的自然景观。人在自然山水中走,世俗的尘埃,会被淳朴、宁静的大自然的山光水色荡涤几净。“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当一个人置身于这样的一种景情中时,笙歌宴舞还会在心灵世界中留下多少美呢?
这个世界,并不因为摩天大楼、豪华装饰才显出了它的瑰丽和令人留恋。世界的美,更多的是春天的牡丹、夏天的荷花、秋天的黄菊、冬天的白梅、春归的燕子、秋去的大雁hellip;hellip;世界如果失去了这些多彩多姿的生命,那么一切的一切又何美之有?
少年时代,曾在乡村度过了一段终身难忘的时光。
春天到了,燕子从遥远的南洋飞回来了,啄泥、衔枝,在庄稼院老屋的厅堂壁上,仅用小嘴巴便筑起了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窝。可是有一天,一个老农却用一根竹竿把窝捅掉。燕子觅食回来,见千辛万苦造出来的家园只剩下几块粘在壁上的残渣时,仅在厅堂中盘旋几圈后便飞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燕子天生是少年儿童的朋友,是爱情和勤劳的象征,多少儿歌中都充满了对燕子的赞美——“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什么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hellip;hellip;”望着燕子凄凄飞走的背影,我的心中不由升起了一种难言的愁绪。
人、花、木、鸟,平等存在,人类需要花木鸟的丰富和滋润,花木鸟同样也需要人类的梳理和关爱,这样,这片天地才能显出它的美丽、和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的《春晓》流传了一千多年,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之所以会千百年来代代流传,脍炙人口,究其原因就在于其构出了一幅异常淡雅清丽、融和着浓浓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意境,让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闻其声,品味无穷。
啼鸟、落花,在周围的环境中,已日渐生疏。房前屋后,若树木都没有的话,啼鸟何存hellip;hell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