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 富
乡村补锅人是乡场之间的候鸟,他们带着自己的行李,哪里逢场哪里赶。补锅人的担子,一头拥挤着坩埚、小炉、风箱、焦炭和煤块,一头排列着砧凳、小锤、钻子和棉布卷。最惹眼的,是扣在扁担前端的补疤锅:有二十多个铁疤,二十多个铆钉。疤像癞蛤蟆,钉如蜈蚣虫,一律聚散相当,疏密有致。这就是补锅人的活招牌了。
儿时住在乡下,家里都是用土灶烧铁锅。铁锅总是不经用的,因为做饭炒菜等都要用这口铁锅。土灶用柴火做饭,不像现在烧煤气可以随意调节火力。我记得那时每天早上,母亲都要把铁锅端到外面去,扣在地上用铁铲猛刮锅底。锅底的锅烟灰刮掉以后,煮饭炒菜就会节省时间。刮锅底的时候,也是给铁锅做个体检,如果发现了破洞或裂缝,母亲就要吩咐父亲把铁锅拿去补一下。吃过早饭后,父亲就把铁锅放在背篼上,用绳子扎好,然后背着背篼去赶集。而我通常会跟着父亲去,因为我又可以看补锅人补铁锅了。补锅人是个精瘦的老头,系着蓝布围腰。他整理家伙的时候,那些待补的铁锅就按照顺序在他面前排开了队伍。主顾不需要在那里等着,你尽管去转街去办事,小晌午时来取锅就行。一场下来,也就二十多口锅,但也足够补锅人忙半天的。
烂锅搁在那里后,补锅人也会选择一番:锅底洞大如鹅蛋,不补;锅儿无洞,只有缝,但因严重锈蚀而变薄,稍一使劲,就可拉长或缩短,不补;旧疤穿孔,不补。被选取的,自然可以延续生命,再烂也是锅;淘汰出局的,再好也是铁。挑拣完后,不忙补锅,而是拿起一个尖嘴小铁锤,把烂锅扣在地上敲洞。着力点若朽了,花生大的眼,必敲至鸟蛋大;鸟蛋大的洞,必敲成鸽蛋大。这一番敲打,补锅人称之为给铁锅把脉,意在铲除病根,增加铁锅的使用寿命。
补锅人是用铁水补锅的,这样非常牢靠。烂锅不能坐火,只能坐在补锅人张开的两腿间。他用喷灯把洞口逼红后,一手持勺,舀出坩埚里的铁汁,倾进窄木板上的小洞里,又令其滚入棉布圈的平面,移过去,对准小洞,往上一顶,另一手拿一团抹布从锅内往下猛按狠擦,同时吹气,吐口水。一口锅,就这样补完了。整个过程,对于补锅人来说,犹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一气呵成。来取锅时,细心的主顾会在锅里装上水,检查铁锅漏不漏。毫不例外的,他们都会翘起大拇指夸奖一番,而补锅人也在他们的赞美声中一脸喜色。
这些年来,乡村开始普及煤气灶,铁锅似乎变得耐用了。一口铁锅几十元,现在人们也不在乎这点小钱了。铁锅如果起洞裂缝了,换口新的就行,只是我们再也无缘看到补锅人的绝妙表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