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贫农芋
【发布日期:2010-11-04】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凌明信

仙坑村村民田中生喜欢吃芋头是村里出了名的。村里人因此戏称他是一个“睡在芋头堆里的人”,平日里,大家直呼他“芋头生”。
人们第一次称呼他“芋头生”,那得从三十五年前的1975年说起。
那一阵,“芋头生”忙着帮姐姐盖房子。他舂墙的手艺一般,所以他便选择拉人力板车搬运黄壤。公路一侧有一个深两米宽三米的壕沟,沟上铺上几块门板搭一座简易吊桥后,就可以把附近挖掘的黄壤通过人力板车运出公路,再沿着公路拉两百米,就到姐姐盖新房子的地方。三十岁的他干起活来,一个顶俩,拉起人力板车来,那是脚下溜烟,满车的新鲜黄壤跟在他的屁股后面飞跑着。本来,还有一个人跟在人力板车后面帮忙推,满载着黄壤的人力板车轮胎都被压得干瘪,没有一个人在后面帮忙推着,一般人拉起来很是吃力。可这回拉人力板车的换成了“芋头生”,他拉着板车在马路上飞奔,快得连跟在后头帮忙推的人,不但使不上劲,还跟不上他的步伐,简直是瘸腿驴跟着马跑——赶不上啊!接下来, 整车黄壤都由他一个人拉了。大伙说,他这是挑着磨盘背着碾,给自己加负担。
看弟弟干起活来拼劲十足,上午十点多钟,吃点心的时候,姐姐都会给他加小灶,粗瓷大碗里塞满了香芋头,像一座小山,四周是飘浮在稀饭上的一片片芥菜碎儿。这一大碗芋头芥菜粥,就是春天中的山头,漫山遍野,一片碧绿,有着春天醉人的风姿,他喜得乐呵呵的,以至于每天干活前,他都会问姐姐一句:“上午的点心还是芋头粥吗?”
吃完芋头的他,像一匹狂暴的马,继续拉着满车的黄壤在马路上狂奔着。在阳光下,他凸起的大块大块的肌肉腱子,闪着油黑的光,而在阳光下,他这团黑色的旋风刮过来,车轮卷起了一阵黄尘,黄尘和金灿灿的阳光重叠在一块,舂墙的人站在墙上,对他的姐姐说:“看来,吃点心时,你得用脸盆盛着给他吃,他吃饱后,没准会带着一车黄壤飞起来!”
“芋头生”在过壕沟上由门板铺成的吊桥时,更是拉着板车一个俯冲,一下子就过了这节窄窄的“羊道”。这个俯冲动作让他倍感惬意。他的家乡是山丘,小径弯弯曲曲,小径上的大个小个的石头更让道路充满着危险系数。村里人拉着板车走在小径上,两条腿老是不听使唤,本想踩在那稍为平坦的地方,却偏偏踏进坑子里,或偏偏拉着板车从石头上辗过,板车摇摇摆摆,吓得拉板车的人腿瑟瑟战抖起来,双脚像拖着两块巨石。但是“芋头生”却很怪异,别人踩着平路拉板车,他倒好,偏偏把板车朝着小坎小沟方向拉,也是一个俯冲,板车就过了小坎小沟,人和车安然无恙。这一次,来姐姐这个平原村帮忙干活,他安然习故,过吊桥时,同样选择他的标杆式动作:低头弯身,拉着板车俯冲。有一天,他终于为自己的这个习惯性动作付出了代价,人和车不再安如泰山了!当门板折断后,他连人带车摔在两米深的泥泞的壕沟里,整车的黄壤把他的整个身体捂个严严实实。
当人们拼命地用双手把他从黄壤堆泥泞堆里挖掘出来时,他已经昏厥过去了,整个人像一个泥人。这回,他可真是黄牛掉进井里,有劲儿没处使。大伙有的掐他的人中,有的给他擦脸,有的给他喂开水,手忙脚乱的。特别是他的姐姐,惊吓得脸色苍白,说起话来都打颤,结结巴巴的。这是一个让人感到可怕的场景。
“芋头生”还是醒了过来。舂墙的人问他,躺在黄壤里睡觉的滋味啥样。他说:“我躺在里面还在想,那一大碗芋头菜粥还没吃呢!”到了这一时刻,他不记得泥土压在自己身上时的声响,却一脑门心思想着那几块芋头,真是牙缝里剔肉——解不了馋。姐姐见弟弟活过来了,也没有摔断骨头,简直是一个奇迹,喜极而泣的她嗔骂弟弟说:“你呀!吓死我了。今天你休息,就坐在灶坑旁,你想吃多少芋头,姐姐给你煮。这回老鼠看粮仓,再也不愁吃了”,众人大笑。
此后,“芋头生”的称呼就叫开了。他家在山区,这一带的芋头品质特别好,村里人因此昵称为“贫农芋”,一个芋头使这个山村变得很有名气。可是,山路弯弯,大批的芋头运不出去,卖不了好价钱。这可苦了仙坑大队的种田人。但仙坑人种芋头的热情不减,吃芋头的劲头很足。几片经霜的芥菜,半斤糙米,再削一个大芋头和一小堆芋头仔,这就是社员们的晚餐。削芋头的都是农家妇女,别看“贫农芋”好吃可口,可削芋头不是一件好差事,因为,削芋头后,双手会痒痒的,怪难受的,双手伸向灶膛来回搓着烤,手上奇痒才会慢慢消退。
“芋头生”最喜欢做的一件事,便是端着一大碗黑乎乎的水煮芋头仔坐在大门口的石墩上,像剥媳妇的衣服一样,熟练地剥着芋头仔,然后把芋头仔粗的一端塞进嘴巴,猛咬一口。这一口咬下去,差不多把半个芋头仔含在嘴中。他的整个嘴巴就像填鸭的嗉子——鼓鼓囊囊。他也不配稀饭什么的,芋头常常把他噎得张大嘴巴,就像嗓子眼里长鱼刺——要上上不来,要下下不去,喘不过气来不足道,还把眼泪挤出两滴,媳妇骂他这是“饿死鬼”!
前几年,一位省直机关干部来仙坑村驻村任职党支部第一书记,修好几条村道,仙坑村这个地处三县交汇点的村一下子有了三个“贫农芋”的市场。山村公路就像菜园里的垄沟一样,四通八达,仙坑村民种芋头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芋头生”一口气租赁二十亩地,把外地卖油条的儿子叫回来,一心种芋头。接下来,在驻村任职干部的不懈努力下,仙坑村“贫农芋”成功注册了商标,成为一个市级生态农业品牌。“芋头生”的晚年日子,就像三伏天的高粱苗——节节往上升。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