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 言
□愚 言
除夕前一天晚上,要“辞年”,半夜时分家家都把最丰盛的供品摆出来,辞别旧岁,向上天祈福,祈求上天保佑来年风调雨顺、阖家平安。
除夕那天,在我的记忆里,早上吃干饭,不管饭多饭少,都要留下一些;中午煮的是“豆汤” (杂粉),不管吃得饱吃不饱也要留下一些,称之为“隔年饭”“隔年豆汤”,寓有东西吃不完来年还有吃的。这种习俗,不知从什么时候传下来的,至今在乡间依然还可看到。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叫“围炉”,是孩子们的最盼,许多家庭一年省俭,就盼着年三十这一顿。解放后,大家生活都差不多,所以年夜饭也差不了多少。不少人家没有做几道菜的习惯,就是把所有好吃的东西都倒进锅里,做成一道什锦大菜,也真的很好吃。那些生活比较富裕的家庭才会做几道菜的年夜饭。“围炉”之后,开始串门,互相拜年。
正月初一,莆田家家户户照例都要吃寿面。寿面做法基本差不多:碗底搁一点青菜,线面捞起来后盛到碗里拌上姜葱熬的花生油,香喷喷的,碗面上搁些香菇、黄花菜、紫菜、肉片、煎鸡蛋、油炒花生等,还要记得放几荚嫩豌豆,寓有青头青尾之意。旧中国瘟疫流行,常常夺去人口,因此人们对添丁增口是非常期盼的,家家在煮面时都会多煮几碗,叫做“出头碗”,既是给外出不在家的人留着的,也是祈求来年添丁增口的。吃面时第一口别喝汤,为的是今后出门别遇雨。吃完面后,出去给亲戚邻居拜年,然后就去游春。
那时乡下的喜庆气氛,一是靠村头村尾的彩门,二是靠沿街墙壁上花花绿绿的标语。春节期间,各村都会组织一些文体活动,扭秧歌、跳腰鼓舞(这是当时南下部队和土改工作队带来的)、踩高跷、舞龙舞狮等都是村头比较常见的一些活动,村子里还会举行拔河比赛、篮球赛、猜灯谜等活动。我记得我们村当年有一支很有实力的篮球队,经常参加周围村子的邀请赛,我们这些半大孩子总是屁颠屁颠地跟着各村跑,打赢一场会兴高采烈议论好几天,打输了也会难受好几天。大概有好几年春节期间我们都追着村篮球队跑。当时镇上有个文化馆,春节期间总会组织一些比较有品味的活动。那时候春节看大戏是一种高级享受,尽管村里有时会有自己的小剧团演出(我们村里称之为“民兵戏”),县里的大剧团依然总会在镇上的戏院里连轴转地演戏,一天分早场、下午场和晚场,能买上几张好票,一家子都进去美滋滋地看上一场,高兴得不得了。
建国以后,我过了六十多个春节,尽管当时生活不太富裕,但人们的精气神还是不错的。
现在人们埋怨年味越来越淡了,我觉得一个主要原因是现在不少人家日子好过了,吃得好穿得好,天天都在过年,无须像我们小时候那样盼着过年穿新衣服,盼着过年那顿好吃的,自然对过年的期盼不那么强烈了。年味淡了也跟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变化有关,现在家家都买现成的春联,再也难以享受当年家家写春联晒文化的乐趣了。家家都有电视了,吃完年夜饭,大家忙着看“春晚”,相互间的来往少了,人际间亲情淡了。年味淡了也跟农村基层组织的功能削弱有关,如今没人去管村里的文娱体育活动了hellip;hellip;其实说“年味”都淡了也不尽然,比如烟花爆竹就越放越多,年夜饭越来越丰富,“春晚”尽管众口难调场面却越来越“豪华”hellip;hellip;
只要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日子总会一天天好起来,中国人的春节还要一年年过下去,至于“年味”究竟如何,还是得靠大家自己去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