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毛
在清理学校杂物间东西时,不小心,不知碰触到什么,突然“哐当”一声响,有一重物狠狠砸在水泥地板上,掷地有声,原来是一块废旧的刻字钢板。
久违了,刻字钢板!我的昔日教友。
睹物思情,勾起了我往日的记忆。
上世纪90年代初,师范学校毕业,服从组织安排,我被分配到一所乡村小学教书。从一堆教学用品中,我发现了一块刻字钢板。
那刻字钢板,外框呈长方形,长1尺多,宽20厘米左右,厚约5厘米。质地坚硬、表面溜光的木板上嵌着一块钢板,上面依稀可见纵横交错细小的划痕,显得有些老旧,由此可知,刻字钢板已使用多时。
当年,我们的教学工作紧凑,一个教学单元的内容授完,为了检查学生的学情,那时没有如今印刷精致的试卷,通常负责任、敬业强的老师就用钢板刻印讲义、复习资料、测验卷之类的发给学生,及时检测。听办公室的同事经常提及,县里有某某人刻钢板的字写得很好,被领导看中,调去改行当秘书,待到后来,秘书也变成了领导。于是,我挺羡慕的。学校里有一两个钢板字写得很好的人,我便暗中向他们学习,利用刻写之机练习过正楷和仿宋体,希望有朝一日也能被上级领导相中。不过,这个也要讲究时运机会。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时间久了,好像过气的寡妇,自然而然泯灭了改弦之心。
练习刻写的次数多了,我渐渐地摸出了一些门道:把半透明、略带黄色的蜡纸铺在钢板正中央,尔后用铁笔在上面书写。铁头针尖与蜡纸的亲密接触,发出“吱吱吱”的声音,犹如春蚕噬叶,煞是悦耳动听。动笔时不可用力过猛,否则把蜡纸戳破,油印时就会被油墨污染。若是用力太小,印刷时则字迹又不清楚。故而只有用力均匀恰到好处,才能达到至善至美效果。如何适度,全凭你自己的把握了。俗话说;“熟能生巧”嘛!
刻好过后,便是印刷了。
先把一沓白纸整好,放在油印机的平板上。随后,把蜡纸垫在丝网下,用夹子卡紧,一定要横平竖直,不能歪折打斜。用刷子把油墨均匀地涂在滚筒上。手执滚筒在丝网上前后推动反复滚动。油印也跟刻字一般,一定要掌握适当的劲道。如此,一张张资料清晰地翻印出来,散发出独有的油墨香。看着自己的成果被油印出来,一种喜悦感潜滋暗长。
刻字钢板在平时比较空闲,一旦到了期末快结束时,就一度成了老师手中的抢手货。尤其是会刻钢板的男老师,更是能者多劳,被同行的女同胞惠以几根香烟或者几句贴心的话语,便充当了刻手的角色。当然他们也是乐此不疲。得到同行的信赖,便是莫大的肯定。
白天,要忙于繁琐的教学事务,有时实在抽不出身来,或者钢板只有一块,要刻写的人多,于是大家只好打夜工,加班加点。办公室里昏黄的灯光下,凸显出老黄牛般恭身伏案的背影。有的甚至把钢板带回家,第二天上课又带回校,好让其他的老师刻写。
乡里的小学曾有位语文男老师,他自学一手当时风靡一时的庞中华体。校长非常欣赏,彼时还没有电话、网络等现代通讯设施,时常叫他刻写通知。一拿到他刻写的通知,大家都赞不绝口。可惜,天妒英才,人到中年他便早逝西去。至今想起,不禁让人感慨唏嘘。
时代车轮滚滚,科技变化日新月异。昔日的刻字钢板、油印机被电脑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现代化办公机器所取代,逐渐脱离了人们的视线。
如今,回想起那些消逝的物事,总让人倍感温馨、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