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平
“讲古”是莆仙语“说书”的俗称。小时候在经济条件落后的年代里,没有重大的事件,农村文化生活是单调乏味的,因此,听村里“有墨水”老人“讲古” 就成了乡人的偏爱了。那年头,没有什么娱乐。唱戏,在我的印象中很少很少;电影,就更是稀罕得很。
我记得我们那个角落“讲古”讲得最好的有两个人,一个叫刘玉林,村里人都叫他“玉林仙”。另一个叫陈荣,也叫“旦仔荣”,是我老婆的爷爷,是以演“旦仔”角色而出名的,因为戏演多了,自然而然会“讲古”。在我的印象里,说得最好、也最讨人喜欢的是刘玉林。他个子高大,雪白的头发和胡须,长得慈眉善目,待人也和蔼。他“讲古”时嗓音清亮,而且有诱惑力,村里人都喜欢听他“讲古”。陈荣脾气比较倔,且他“讲古”时要看心情,如果心情不好,再怎么求他“讲古”也没用。
“玉林仙”“讲古”既不用鼓也不用快板,靠的是他那抑扬顿挫的腔调。每当要“讲古”时,他就搬一张“竹后椅”在巷口坐下,然后用他的拐杖戳戳几下地面,大家就知道他要“讲古”了,就不约而同地携儿挎女、搬椅扛凳向他围拢过来,如果还没吃饭的人,也会端着“海觥”(大碗)下托着小菜碟凑过来。他“讲古”时用的都是莆仙方言,没有人听不懂,大家会有滋有味地听着,个个如临书境。
一般来说,“讲古”的内容多是杨家将、薛仁贵征东征西、三侠五义、岳飞传、隋唐演义等古代的事。薛仁贵为什么有九牛二虎之力,是吃出来的;李元霸为什么会被雷电劈死等,那时候太小,听不了多少东西进去,无非是好玩,偶尔也会被一些紧张的情节吸引。
一段书说下来,小休片刻之际,就有一两个听过、读过这部书的人凑了上来,和“玉林仙”或论及书中所表的故事情节,或评论其中的奸人与英雄。
这时候,最高兴的就是我们这些孩子,我们奔跑着,嘻笑着,喧闹着;一些大人热烈地议论着家里、地里、邻里更多的话题。此时,烟草味弥漫着,呼儿唤女声,嗜烟草者的咳嗽声,大人斥责孩子声此起彼伏。看看时间不晚了,“玉林仙”就会说,要知包拯性命如何,或者说要知宋皇如何定夺,且听明晚再表。众人正耐着蚊虫叮咬,提足了劲听他的,哪会情愿,便嚷嚷道:“再来一段,再来一段。”“玉林仙”会很和气地说:“明天大家还要出工,今晚就到此为止吧。”于是,大家只好意犹未尽地散了。
可以说,“玉林仙”是我们村里的一位活宝,特别受人敬重。无论劳作还是休闲,总有一伙人缠着他“讲古”,就像蜜蜂围着花儿。他装着一脑子一肚子的“古”,低头百句信手拈来。讲起来慢条斯理、一本正经、津津有味、眉飞色舞,不时笑得前仰后合,幽默诙谐,妙趣横生,描绘世间百态,寓意人生哲理,给人一份轻松快乐的享受。他不计较酬劳,只要兴致所至,一讲就是几个时辰。
不可否认,在乡间缺书少戏的年代,我们这代人的历史知识大多是从这些人口中学到的。如包公、海瑞、岳飞、白玉堂,以及《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的一些人物,真真假假皆让我们长了见识。从某种程度上说,在传播传统文化这方面,他们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就这样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舞台,却给人们带来诸多缤纷的梦想,慰藉了多少干渴的心灵。
但是,“讲古”这种艺术形式在电视娱乐节目兴起后逐渐式微了。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也再没机会听“讲古”了。时代的烟雾绝尘而去,岁月把过去的快乐,慢慢地在记忆中沉淀。唯有洁净而温馨的回忆,常常把我们唤回过去,触动我们内心那份永远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