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丽娜
有调查说,农作物中数黄豆最有营养价值,而用黄豆做的豆腐又是豆制品里的“翘楚”。
在乡下,家里逢年过节时都要做豆腐。做豆腐要有个准备阶段,先将选好的黄豆在清水里浸泡一夜。之后喝了水的黄豆就像变魔术似的,膨胀了一倍多,外表也变得光亮好看,用手一捏,非常松软,那就说明已经到了火候。
以前,磨黄豆都是用石磨。上下两块凿好的圆石头合在一起,就做好了石磨,把黄豆从缝隙中放进去,由两个人来回推动石磨。不一会儿,带着泡沫的乳白色的生豆浆就流了出来。现在,这样的石磨已经不多。
将磨好的生豆浆挑回家里,尽数倒进大锅里,如果盛不下,可能还得分两次做。这时候已经到了关键时刻,由于生豆浆非常容易沸腾,一不小心就会溢出来,这就要求锅盖不能完全盖严,有经验的婶子拿勺子垫起锅盖的一角,还准备了一瓢清水。当豆浆快要溢出来时,将清水快速泼进锅里,那上升的泡沫就像浇灭的火焰,当即缩了回去。
生豆浆煮沸之后,先断火,用舀子舀进事先准备的大盆中,这就是豆汁了。婶家的哥哥喜欢喝豆汁,每次在这个时候,都得给他舀出一碗来。接下来就是做豆腐全步骤中最关键的一步——点卤水。融化好的卤水准备妥当后,用长臂勺子一次舀半勺子卤水,洒在豆汁里,与此同时,轻轻搅动,使之均匀。点卤水非常讲究,这是做豆腐的技术所在,卤水的多少直接关系豆腐的嫩老。豆腐太嫩吃起来爽口,但一碰就碎,不易存放;豆腐太老,不够鲜,达不到食客对口味的要求。我注意到婶子大约洒了三、四个半勺,之后才罢手。
神奇的现象就在这一刻发生,你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原本乳白一体的豆浆,慢慢分离,聚合、最后变成毛茸茸的一簇簇,大盆里的主颜色也由乳白变淡绿。似乎是有神奇的魔术师,把这豆浆混合体里的溶质一把一把地取出来,然后堆在一起。这“毛茸茸”的东西就是豆脑了,也是豆腐的前身。我是喜欢吃豆脑的,自己盛了一碗,蹲在桌子前吃hellip;hellip;
不过半盏茶的功夫,这大盆里的化学反应就已经差不多了。在筛子里蒙上一层“包袱”,然后将豆脑全部倒进筛子里,任里面的水分自己流走,这是做豆腐的最后一步。水分涳尽,豆脑完全聚在了一起,有了雪白的豆腐,这就大功告成。费了这么大的周章做出来的温热豆腐,当然要先尝为快,用刀子割出来几碗,这就是今天晚饭的主角。小叔回来照例还要品评一下豆腐的老嫩,最后的一句总是:“在外面怎么就是买不到这样好吃的豆腐!”
曾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里面做豆腐用的是石膏,却不用卤水。我不明白,所以就问婶子。婶子说:“用石膏做的豆腐哪能和自己用卤水做的相比?味道差得太多了,当然不如我们这样做的好吃。不过用石膏做豆腐,做出来的斤两更多,卖家也靠这个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