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 子
人到中年,生命里的怀旧情绪在不觉中殷殷地弥漫开来,尽管四十多前我上山下乡的往事已经远远地逝去,然而,有些事总是挥之不去,如今忆起仿佛就在眼前——一切美好的、疼痛的、细微的、不经意的种种往事都成了亲切的怀念。
那些年,“毛主席挥手我前进,上山下乡干革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风潮席卷全国。刚刚从学校毕业出来的成千上万学生,怀着对前途的迷茫和祈盼,到农村广阔的天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1974年6月,刚走出校门的我,背着简陋的行囊,到“界外底”莆田地区盐场知青点插队落户。那天我来到“六孔闸门”的知青点时,已经有了先来的五个知青,他们年龄都不满二十岁,且瘦小体弱。在后来的日子里,知青点又陆续来了一些男女知青。大家同住一个屋檐下,酷暑烈日、天寒地冻、刮风下雨,日复一日,垦荒造田。我们学会了育秧、插秧、耘禾、收割、打谷,和当地农民一样,用辛勤的汗水进行艰苦的农田劳作。知青们争挑重担,争干重活,许多人有过挑断扁担的经历,有些人掀起厚厚的布肩垫,单薄的双肩渗出了缕缕血丝;伸出暴晒脱皮的手臂,白皙的双掌全是火辣辣的血泡。
在大强度的农田劳作中,知青们的肩头,长出了坚韧厚实的肌肉,手上长满老茧,在严酷的磨炼中,我们成长、成熟了。劳动的汗水洗涤着我们的灵魂,大家领略了农村生活的深刻内涵,也品尝着劳动收获的快慰。由于我个子小,体质弱,1974年秋后至1975年上半年我被安排到农场和知青点的仓库,从事收成的粮食和各种农资的管理和调配。
1975年农闲的时候,为了提高知青点的收入,改善知青们的生活,在盐场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知青点进行了多种经营,场部领导请来制作糕饼的名师傅,教知青们制作酱菜、酱油、糕饼、米粉、酒等副食品。我是最早被领导选上去学习糕饼制作技术,并负责其生产管理的。当时糕饼厂条件很差,说是一个“厂”,实际上就是一个比较大的“土”作坊,里面有用砖头砌起的烤炉,非常闷热,但生产作坊非常讲究卫生,我每天都是提前进行环境卫生打扫和生产工具清洁消毒工作。我们生产的糕点品种花样较多,有广东饼、风味饼干、油饼、马蹄酥、寸枣、方糕、花生糖、麦芽糖等。糕点制作时的每一道工序都是精工细作、质量一流,按现在说法是“纯绿色食品”。
可以说,知青点糕饼厂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是莆田沿海一带最大的糕饼作坊,供应方圆十多里的盐工和农户。每天天不亮,我就起床了,和师傅一起和面、配料、烘焙hellip;hellip;工序一道道地忙开了,我们认真细致地工作,宁可自己多受苦、多受累,也要讲究卫生、注重质量,出炉的糕饼香飘四溢,令人垂涎欲滴。
经过短短三个月时间的虚心学习和反复实践,我终于掌握了各种糕饼的制作方法,生产出来的糕饼有质有量地完成了领导下达的指标任务,受到盐场领导和大家的好评。
第二年夏天,我的大弟陈宝峰和大妹陈翠芳也怀着“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雄心壮志,相继来到知青点和我一起“并肩战斗”。我们三兄妹在同一知青点“接受再教育”,成为当年莆田盐场整个盐区流传的佳话。1976年6月,由于在知青点的出色表现,我被提前招工到仙游糖厂工作。
改革开放后,我去了香港定居,弟妹们也有了安定的生活。那二年多当知青的蹉跎岁月,令我情牵梦绕了近四十年。那是一段难忘的历史,盐场知青点的艰苦生活造就了我们这一代人的特殊性格,锤炼了我们刚强的意志,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今天,我的事业有所成就,可以说与盐场知青点的艰苦生活磨炼是分不开的。
忘不了我们走过的那段饱经沧桑的知青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