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智凡
大学录取通知书飘然而至,穷窝窝里面终于飞出一只凤凰,全家上下喜上眉梢。为了准备我的第一次离家出远门,这下可把母亲忙坏了。她认为这是菩萨保佑、显灵,到各宫各庙答谢个遍,又准备我的行囊,提前把冬天的棉被也准备了一套。我以为母亲已经考虑得很周全了,在我临出门的时候,她又塞给我一个红纸包着的东西,千叮咛万嘱咐:一到学校,烧点开水,把里面的东西泡水喝下。我顺着母亲的意思点了点头,于是就出发了。
到了学校,刚卸下行李,父亲就帮我煮开水,提醒我不要忘了母亲的交代。于是我拿出那包红纸,找了个杯子,倒进去,泡水喝下。父亲这才松了口气,好像完成任务了,就赶忙去乘车回家。
多年以后,我才知道,红纸里面包的是一块从奶奶家古式的灶膛里取出来的泥土,俗称“灶底土”。母亲是担心我第一次出远门出现水土不服等情况,按照老一辈的指点,只要喝下用家乡的灶底土泡的水,就可保无虞。母亲因此就笃信不疑,特意去奶奶家的柴火灶里挖了一块灶底土,让我带到学校去。
灶,与人们的饮食休戚相关,一日三餐都必须用灶生火,烹煮煎炒焖。因此,家家户户都会有灶。现在奶奶和外婆家里还是用自己搭盖的柴火灶,而小时候我们家就已经开始用烧煤的灶了。小时候得帮大人“印煤”,从商贩手中买回来煤粉,加水加粘土搅拌成糊状,然后用煤的烙印印出一粒粒蜂窝煤,在太阳底下晒干,再把一粒粒蜂窝煤搬回家。就是这项活儿,会把每个小孩子的全身涂得乌黑,小伙伴们就会戏笑我是“黑人”,十分滑稽、搞笑。现在使用煤炉的人家已经寥寥无几,取而代之的是组合灶。家家户户搭建起组合灶,功能区分明确,一边接通着天然气管道,只要旋钮轻轻一转,便可做饭;一边摆放着电磁炉,用起电来,干净、环保,十分便捷。
而灶底土,则是取自于我奶奶那辈人使用的柴火灶。
以前,农村用稻草、桔梗、柴木等做燃料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厨房搭建一个柴火灶,先是用土格垒起一个灶台,约摸一米高、一米多宽的立体长方形,中间放空心,为灶膛,在灶的一端留着一个空,用来放柴火进去。灶的上方会留有烟囱,一直延伸到屋顶,只要人家生火做饭,便可望见屋顶的烟囱冒烟,灰白色的炊烟袅袅升空。在更早时候,还可以看见灶台旁边摆着一个手动的风箱,只要不停地拉推风箱的手柄,就可以把风吹进灶膛,让火势更旺。现在这种风箱也变成老古董啦。以前取热水不方便,也为了节省燃料,在灶台的一侧也会安一个小陶罐,里面装着水,只要有生火,里面的水就会跟着热起来,这热水便可以用来洗漱,图个方便。灶膛一般比较大,不仅要烧柴用,而且灶台上的锅都是大铁锅,足足有80公分、又大又圆的铁锅,架在灶上,因为以前的家庭基本上都是聚居,人口比较多的,都要煮大锅饭。只要请一个木工,弄点木板,就可以制作一个锅盖,相当结实,可以用上好多年。有时候为了方便送柴火进灶膛,免得手被火烫伤,也会用一把铁钳夹着稻草伸入灶膛。这种柴火灶看着简易其实不简单,比如烧柴如何掌握火候也是一个技术活儿,所以大人总是不放心把烧柴的活儿交给我们小孩子。大铁锅在烟熏下,底下也会变黑并结上一层越来越厚的黑纱,阻碍铁锅的透热性能。为了大铁锅容易煮熟东西,大人们隔一段时间都要把铁锅搬到埕地,把铁锅倒扣在地上,然后拿把小锄头轻轻地刮去那一层黑乎乎的东西。于是地上经常就会留下一个黑色的圆圈,小时候经常可以在埕地上看见这种圆圆的黑色的圈圈哦。许是为了表示敬畏,刚出生的婴儿若是要带回娘家或者出门走亲戚,则需要弄一点这种熏烟,把婴儿的鼻子涂得黑乎乎的。
人们许是感激灶是自己的衣食父母,又或者是怀着虔诚、敬畏的心,灶台上也会供着两位灶神:“灶公、灶妈”(妈用莆田方言应是奶奶的意思)。过年贴门联的时候,灶台上的小联也要及时更新,顶上写着一个“财丁贵”的合体字,把贵写在中间,财字的“才”放在贵字下面“贝”的右边,丁字则写在贵字下面“贝”的左边。中间挂着一幅象征灶公的画纸,有时候也可以贴一张“春牛图”,纸两侧一般都是贴着“人间司命神、天上状元府”的对联。每逢初二、十六做牙,必然也要准备几道好菜犒赏一下灶公、灶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