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回想在乡下过年
【发布日期:2015-02-25】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施金冷

常年工作生活在城里,每到过年才回家走走看看。听着窗外的鞭炮声,又勾起了我对小时候过年情景的回忆hellip;hellip;
小时候盼望过年。到了年终岁末,总是掐着指头算,因为这不只是能吃好饭穿新衣,还能在除夕夜得到长辈的压岁钱;还能看戏,很多戏虽然看不懂,但是戏里的小丑却同样惹得我像大人们一样开怀大笑;走亲访友,还能得到二毛有时是五毛的压岁钱,虽然知道压岁钱最终会被母亲要了去,但是哪怕在兜里装上一天,也会有一种有钱人的感觉。然而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能有鞭炮放。
说起放鞭炮,其实就是最早的爆竹,是指燃竹而爆,因竹子焚烧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故称爆竹。说起爆竹的起源,有个传说。《神异经》上说:“西方深山中有山臊,长尺馀,犯人则病,长爆竹声。”这是爆竹起源最早的记载,说明当初人们燃竹而爆,是为了驱吓危害人们的山魈。“山魈”是一种厉鬼,据说山魈最怕火光和响声,所以每到除夕,人们便“燃竹而爆”,把山魈吓跑。当时没有火药和纸张,人们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山魈。这当然是迷信,但却反映了古人渴求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到了唐朝,爆竹又被人们称为“爆竿”,大概是将一根较长的竹竿逐节燃烧,连续发出爆破声。诗人来鹄的《早春》有云:“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偏憎杨柳难钤辖,又惹东风意绪来。”这描写的就是当时春节燃烧竹竿的情景。火药发明以后,有人将火药装在竹筒里燃放,声音更大,从而代替了用火烧竹子的古老习俗。北宋时,民间已经出现了用卷纸裹着火药的燃放物,还有单响和双响的区别,改名“炮仗”,后又改为“鞭炮”。这样年复一年,便形成了过年放鞭炮、点红烛、敲锣打鼓欢庆新春的年俗,故有“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等诗句。民间还有以竹或者儿童燃放爆竹为题材的吉祥图画等等。
年夜饭后,村子里渐渐热闹起来,那震天的爆竹声和火药味最先带来了新年的气息。这使我想起了小时候,三五成群的男孩子们拿出心爱的鞭炮比试着,有些胆子大点的小女孩也在后面跟风,一看到鞭炮点燃就赶紧捂住耳朵。当时的农村经济普遍比较困难,男孩们舍不得一串串点燃,而是把有限的鞭炮一一拆开单放。人们要么把鞭炮放入墙洞,要么插在泥巴或牛粪上,要么点燃后抛向空中,那份惬意难以言表。
这些年,改革开放和新农村建设让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人们的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变得更加充足和殷实。乡亲们靠勤劳致富过上了小康生活,吃的是新鲜的,住的是宽敞的,用的是现代的,穿的是时尚的;一些中青年妇女还利用早晚到附近的广场跳舞,做健身操等。手机在人们的兜里装着,小车在硬化的村路上跑着,村里很多人家都安装了电脑,很多青年人通过电脑学到了不少科学种植和养殖的技术,有的村民还通过互联网做起了网购生意hellip;hellip;现实的美好与记忆的酸涩,一次次在我心里发生激烈碰撞,让每次回老家的我,心中总是悄然生出难以言说的感动,让我一次次沿着记忆的小路走回到那些已经远去了的春节,仿佛又听到了那清脆响亮的鞭炮声。
如今乡下生活富裕了,过年时,孩子们可以尽情地燃放鞭炮,再也不用将鞭炮一一拆开单放了。一个正月里都能时时听到鞭炮声此起彼伏地响个不停,处处看到礼花腾空而起绚丽绽放的 情景,各种各样的烟花升腾在夜空,交织成几何图案,放射出奇异光彩,格外耀眼,把整个村庄的锦绣前程照亮hellip;hellip;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