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
莘莘学子,逐梦考场。望着即将步入高考考场的学子们,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hellip;hellip;
时光回溯到1977年夏,我拿着高中毕业证书,跨出校门,回到故乡,弃笔从农,成了生产队新社员。期间,我拜老农为师学种地,用锄头规划自己的人生hellip;hellip;
一声惊雷撼苍穹,春风化雨润大地。记得9月里的一天,我喜出望外地听到广播里传来佳音:尘封十载的高考考场,大门重启——将在1977年12月10日举行全国高考。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遍华夏大江南北,瞬间擦亮了我的希望和热情。
于是,我重新拿起了笔,唤醒“昏睡”数月的课本,复习备考。那一刻,我深感“老虎啃天——无从下嘴”,只好挤进新华书店,抢购和中学知识有关的书籍。然而,事与愿违,这种书少得“可怜”。赶回家里,我临时抱佛脚,怀揣课本、买来的书,挥笔勾勒未来的“铁饭碗”。可是,时间紧,且没有系统的复习资料,真乃举步维艰。但我仍然硬着头皮,日以继夜地复习hellip;hellip;
近三个月的光阴一晃而过。我揣着一颗怦怦直跳的心,随着年龄参差不齐的考生,涌入了锦江中学考场。在考场里,望着一份份考卷,我冷汗直流。这时候,我后悔莫及:在校不努力,考场徒伤悲hellip;hellip;
离开考场,我满心的希望落空了,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把课本和好不容易买到的书扔进纸箱,再将它们狠狠地踢进床底。站在身后的父亲对我说:“看,你竟把自己的命运lsquo;打入冷宫rsquo;,那它可就孤独寂寞了。你于心何忍?”我埋着头,沉默不语。他接着鼓励我说,只有敢于面对失败,百折不挠,勇于拼搏,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我听罢抬起头,“倏”地站了起来,仿佛明白了什么hellip;hellip;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白天握锄耕沃土,晚上捧书伴孤灯hellip;hellip;
半载时光一晃而过。到了夏日,高考又拉开了序幕。母亲问我是否再上考场?我无语地望着她,心想:自己还没有把握呢,前车可鉴hellip;hellip;知儿莫过慈母心。她激励我说:“有志者事竟成!我已攒了点钱,准备让你秋季去补习。”我听了热泪盈眶,当面立下了“军令状”:刻苦求学,来年迎考,决不辜负母亲的厚望。
又是一番田园酷暑的“熏陶”后,我迎着秋风,回到母校,成了高考补习班中的一员。在那里,我如鱼得水,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发奋读书hellip;hellip;
一度春秋,不知不觉地从指缝悄然流逝。初夏,我重返庄严的考场,笔绘前途的梦园。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考数学科的情形。我按补习班老师传授的考场经验,先易后难,争分夺秒地解答了大部分考题。当我看到只剩下三道题还没做时,心放宽了,思路更为敏捷,一下子攻破两道题。可最后一道“立体几何”题,恰似拦路虎,挡住了我的“去路”。正当我苦思冥想之际,脑海里突然闪出黄老师交给我的“金钥匙”。于是,我从要求证的结果,倒推它应具备的条件,再依据已知的条件,寻找藏匿的突破口。突然,我眼前一亮,画出了“辅助线”,终于打开了这把“大铁锁”hellip;hellip;
而考语文科的最后一幕,我至今还历历在目。那一道作文题让我心里一震:从未写过此类作文。我沉下心来,冷静应对。刹那间,陈老师的课堂经典送来了缕缕“春风”。我提起笔,从审题入手,确立中心,确定要写的内容。之后,我列出写作提纲,并围绕中心,注明详写、略写的段落。演奏“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这“四部曲”后,我胸有成竹,下笔如有神,笔端源源不断地淌出文字,流入方格,汇成了近千字的篇章。这时,我听到监考员提醒考生:“考试时间剩下15分钟。”我舒了口气,马上检查考卷,看看每一道答题是否有问题hellip;hellip;
告别考场,回到家里,母亲迫不及待地问我:“感觉考得如何?”我笑而不答。母亲欣慰地看着我,笑了hellip;hellip;
夏日的余热,还烙在秋天的灵魂里。这份盛情邮来了金色的信函——师范录取通知书。我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取出它,捧着它,看着它hellip;hellip;我终于圆了耕耘教坛的人生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