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鸿彬
暑假里,一般在农历七月前后,村民们就开始收获花生。田地里,随处可见村民们忙碌的身影。
我虽在乡下生活,却有十来年,不事稼穑。之前,每到双休日,或寒暑假,我都会回去帮忙种田。如今,看到村民们收获花生的情景,我都会不由得想起过去种植花生、收获花生的情景来。
每年春季(即春节过后),村民们就开始备耕。先是清除田地杂草,播撒底肥,犁土成垄,待到清明前后就开始插播花生。乡下流传有播种花生时间的谚语:二月清明后,三月清明前。意思是说,清明在农历二月份,得清明后种花生;清明在三月初,可赶在清明前种花生。种花生,最怕的是天气严寒、冷雨浇地,其会致下种的花生腐烂。“清明谷雨,冻死老鼠”,这时的天气阴晴冷暖不定,温差大,对花生种植也是一种考验。
种花生比较简单,事先剥好花生种。种植时,腰侧绑着小布袋,装上花生,方便取用。插播时,猫着腰,一手拿着插刀,插入田地,掰出一个小口后,另一手握着一掌花生,趁势放进花生一、二粒,之后,赶紧抽出插刀,顺势把插口一压,封实插口。如此隔着十来公分,再插播。循环往复,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如此插播花生,几乎是一直弯着腰的,腰酸背痛的,很辛苦。一些腰腿不好的,往往是蹲着插,挪着身子走,影响插播效率不说,腿脚也往往受不了。
花生插播五、六天之后,田地里,几乎是同时间冒出花生秧苗。遇到烂苗的,还要补种。花生苗长出之后,要因时制宜,浇水、除草、松土、撒草木灰等。尤其到了开花时候,要多浇水、松土,保持田地湿润,便于果针入土结果。花生结果之后,无须多浇水,水分过多,花生的藤往往会长得过于繁茂,从而影响了花生结果,俗称“赶藤”。待田地较为干燥后浇水为好。
因此,播种花生,看似简单,做起来,实则不易。经过三、四个月的耕种侍弄,花生才成熟,其中的艰辛,或许,只有种田人心里清楚。
盼来了收获季节。时值盛夏,白天大多艳阳高照,酷暑难耐。因此,村民们大多是天刚蒙蒙亮就起床拔花生,并尽可能赶在天气不太热前,就回去。要是赶时间的话,是甭管日当午的,依旧挥汗劳作。
拔花生时,一般要事先浇地,松软田地,便于拔花生,也不易掉荚。要是遇到好年景,没有病虫害,不结空壳的话,都会有比较好的收获。拔出来的花生,果实累累,一看就令人心生欢喜。否则,花生果不仅长得不好,还容易掉荚。往往得边拔边挖出掉荚,以减少损失,影响了拔花生的速度不说,还影响了拔花生的心情。我们拔花生时,最怕的就是遇到这种情形。
拔完花生,有的是直接在田地里摘花生,有的是拔完花生,经过一两日的暴晒之后,捆扎运回去摘。摘花生,一般是手摘,有的是敲打掉荚的。不过敲打掉荚的,速度较快,却往往会导致花生开荚,影响保存。手摘时,一般一次拿起一两棵花生,握住花生根部,另一手握住花生荚,使劲旋转,致花生脱落。之后,再摘取还挂在藤上的花生。如此摘花生,往往会让手磨得生疼、长茧,若是手掌沾上青绿的藤汁,连水都难以将其洗掉。经过田间劳作的手,往往会变得粗糙、僵硬、难看。因而,摘花生对一些爱美的人来说,亦是一种莫大的心理考验!
收获花生之后,我们一般会迫不及待地拿些花生去清洗蒸煮。新出笼的熟花生,颗粒饱满,吃起来油而不腻、香而不甜,细嚼品味,滑润可口,令人胃口大开。我一旦吃起花生,就停不下来,往往得到吃得口渴了才罢休。
花生素有“植物肉”之称,具有丰富的营养,是一种很好的保健食品。花生,不仅可以蒸煮着吃、炒着吃、烘烤着吃,还可以做成花生饼、花生糕、花生馅饼等等。凡花生做成的食品,几乎都好吃,颇受消费者的欢迎。一到花生收获的季节,我们都是放开肚皮大吃特吃。也因花生刚刚收成,多得很,大人也就任我们吃。
那时,家里种了一亩多花生,我们一家几个人,从拔摘晒干,到榨油入仓等,往往得忙碌一个多月,但收获的花生也不过四五百斤而已。
细细思量夏日炎炎下泼洒汗水的付出,若是算上收获前期的播种、施肥、浇水等,如此种田,还真不划算。我们想归想,但并不气馁,我们依旧年年种植花生,我们不会因种花生不合算,而放弃种植hellip;hellip;
如今,家里还有几分田地,由父亲一个人照管着。他耕耘不辍,一年四季种着不同的植物,除了自给自足之外,还赠送给亲友,和他们一道分享耕种收获之乐。
每每看到村民们在田间地头挥汗忙碌的时候,我的眼里就会扑闪着父亲忙碌的身影,就有一种别样的感觉,五味杂陈,感喟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