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顿报关市场 规范报关行为
——莆田海关积极治理报关中介,保护广大进出口企业利益,维护政府形象
近日,莆田海关查获一起企业从业人员利用海关保证金单证骗取企业钱款事件。当日,一企业持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账开设联系单向该关申请退还保证金,主管科室凭借丰富的业务经验,当即指出联系单有问题。调查发现,该公司业务员曾利用老板不了解海关业务,通过篡改金额等手段,骗取所在企业资金。
针对上述情况,莆田海关立即将有关情况向该企业进行通报,并针对银行保证金台账政策进行宣讲解释,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该案例是莆田海关开展“整顿报关市场,规范报关行为”活动以来,查处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件之一。
据了解,报关企业和报关员管理在海关监管中作用突出。报关企业和报关员是联系海关与进出口企业的桥梁和纽带,随着进出口企业对报关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报关企业和报关员的数量急剧增加。报关企业和报关员素质的高低和报关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国家政策法令的有效执行,关系着进出口的通关速度,关系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关系着地方经济的发展。
报关企业恶性竞争破坏报关市场的正常秩序。今年以来,由于海关推行通关改革,企业实行E账册管理,报关单数量明显减少。上半年进出口报关单7279份,同比减少24.4%。报关单数量的减少,使得一些报关企业为获得更多业务、追求更大利润,出现恶性竞争行为。有的乱包揽、乱许诺、乱压价;有的利用进出口企业对报关业务不了解、对国家有关政策法规不熟悉、信息不对称的弱点,采取蒙骗手段,从中牟利;有的出现问题后假借理由进行推脱,把通关不畅的责任推向海关。报关企业的不规范经营和恶性竞争行为破坏了报关市场的正常秩序,损害了政府和海关形象。
报关企业不规范收费侵害进出口企业利益。莆田海关对报关企业经营行为进行调研时发现:关区内一些报关企业收费项目不清、标准不明,甚至假借海关等查验单位的名义乱收费或吃拿卡要。有进出口企业反映在办理通关、查验等业务过程中,个别报关企业以查验单位要收取相应手续费为由收取附加费用,如有的报关企业称查验单位要收取查验费,每查验一票货物额外收取200元的费用;有的报关企业在报关资料不齐、无法办理有关手续时,向进出口企业承诺可以代办,但要收几百元的代办费,等等。这些行为侵害了进出口企业的利益,损害了查验单位的社会形象。
部分报关员素质不高影响报关质量和通关效益。近年来,国家严格报关员资格的认定,促进报关员队伍素质的提升,但报关员整体素质仍然参差不齐,部分报关员能力不强、知识面狭窄,报关质量不高、差错率多,直接影响了通关效率。2008年,莆田关区删改单495份,删改单率为2.7%。报关差错率居高不下,成为制约通关效率的瓶颈,给进出口企业带来不便,甚至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为此,“整顿报关市场,规范报关行为”成为纠风工作的当务之急,莆田海关经缜密研究,决定选择该项工作作为2009年度民主评议政风行风选题,按照“清理、整顿、规范、发展”的思路,重点整顿和治理报关企业的不规范经营和恶性竞争行为,整顿和治理乱包揽、乱许诺、乱收费,严厉打击欺诈和侵害进出口企业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以此进一步纠正行业不正之风,规范关区报关市场,切实维护广大进出口企业利益,为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通关环境。
【海关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