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涵江区萩芦溪中有一段跨溪“碇埠”。“碇埠”为溪道上古老的桥梁,是溪中的“路”,也是一种“桥墩”,但跨度小,每个碇间距约为0.6米,且没有桥面板。“碇”原指用绳子系船的“石墩”,用来固定船位。碇埠的主要作用是垫脚涉水过溪。古时建碇埠的好处是既不影响流水,也便于走路过溪,对自然环境也没影响。它露出水面约0.6米,据说这一根根条石长度有2米左右,三分之二是埋在溪道底下的,即使再大的洪水也不会把它冲走。这说明莆田古代水利设施还很有力学原理和科技含量。现在过溪有大桥了,这“碇埠”只留作记忆和观赏了。 (陈宝柱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