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饮用水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和社会和谐。加强饮用水源地生态保护,建立安全优质的供水体系,这是最大的民生工程。近年来,市环卫处就加强我市饮用水源地生态保护,健全政风行风工作的长效机制采取了各项保洁措施。
据悉,目前我市列入饮用水源保护范围的各个乡镇村(居),均已开展农村家园清洁行动,惠及全市300多万人口。成立农村家园清洁行动领导小组,聘用卫生保洁员、监督员,积极开展垃圾整治工作。市环卫处进一步引导群众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自觉遵守卫生管理、门前三包、自觉做好房前屋后的环境清洁和绿化美化建设。每个村至少配备2~5名年富力强的垃圾清扫人员,每天对辖区内的垃圾进行清扫、收集。建立卫生督查小组,每周至少1~2次对辖区内的卫生状况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坚持按照“市季查、县区月查、乡镇周查、村日查”制度组织开展检查评比活动,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断完善“村清扫、镇清运、县区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理模式,建立农村卫生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
同时,市环卫处完善设施设备。投入170多万元购买8吨后装式垃圾压缩运输车分配给饮用水源保护区,把日常所产生的垃圾统一清运到寨岭垃圾处理场和圣元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无害化处理,各村均能按照千人建一个垃圾池、每户备有垃圾收集容器,每1000人配一个保洁员、一部人力车的要求配备相关设施。 (凌明信 林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