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轰、轰、轰hellip;”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音,一些所谓“追风少年”骑着非法改装的大功率助力车、摩托车(俗称“打屁虫”)在街头巷尾狂飙,有时还窜进校园内。
近期,在“千名干部进村户、排忧解难保平安”活动中,许多群众反映“大功率摩托车频繁在公共场所出现,且较多驾驶者为青少年、学生居多,噪音大、车速快,对行人和其他车辆驾驶员的生命财产带来了极大的危害。”针对上述群众反映的情况,龙桥派出所以“解民忧、解民困”为出发点,高度重视,快速出击,结合“百日会战”行动,专门组织警力深入辖区各交通要道进行摸排、跟踪,大规模开展“剿虫”整治行动。
由于“打屁虫”的外形美观、时速快,很受年轻人的青睐,加之年轻人性格比较张扬,就特别喜欢驾驶此类车辆狂飙,既能炫耀自己的驾驶技能,又能体验飙车的快感。因此,大部分年轻人驾驶“打屁虫”在道路上飞驰,不仅对辖区群众的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也给公安机关的查缉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为有效预防和减少大功率摩托车恶性交通事故的发生,近日,龙桥警方集中时间、集中警力,大力开展大功率摩托车、助力车交通违法专项整治行动。据介绍,龙桥警方每日出动两个警务队,选择上下班和学校上下学车流量集中的高峰期,在路面设卡、缉查,加强对中心城区主干道的巡控,及时查处“打屁虫”交通违法行为。同时,针对越来越多在校生驾驶“打屁虫”到学校上课的现象,民警们还深入各校园内及周边路段开展“剿虫”行动,尤其是对于停靠在校园内部的“打屁虫”一律进行查处,以确保全面清理的整治成效。
行动期间,龙桥警方采取动静结合的灵活工作方式,避免生硬的追车、撵车现象,既保障了在执法过程中驾驶员、市民和民警的安全性,又降低了强行冲卡等不安全的因素。仅12月17日当天就查扣大功率摩托车、助力车28辆,在执法同时加强对驾驶人员的安全教育。
“驾驶lsquo;打屁虫rsquo;的往往是年轻人,他们的心智尚未成熟,还没有足够的判断能力,他们热衷于lsquo;打屁虫rsquo;的改装,追求速度的刺激,觉得很酷。而且很多年轻人根本没有驾驶证,往往容易出事,一旦出了事故很难找到肇事者,既影响了交通秩序,也给市民出行带来交通隐患。”龙桥派出所吴锦城副所长说,“只有对交通参与者进行充分地宣传教育,从意识上进行转变,才能从根本上遏制lsquo;打屁虫rsquo;的蔓延,而我们对lsquo;打屁虫rsquo;的打击,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龙桥警方表示,将积极加强与工商、质监等职能部门间的协作配合,逐步建立和完善整治工作的长效机制,从源头治理,从防范入手,捣毁“虫窝”。 (郑秀燕 凌明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