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荔城区在全市率先建立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站 探索打通食品药品监管“最后一公里”
【发布日期:2015-01-06】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本报讯 昨日,记者在荔城区的后黄社区、畅林社区、荔浦村看到,当地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站的工作人员,正在跟所在地的食品药品监管所负责人QQ视频中。远程交流使诸如集体聚餐备案、办证咨询等工作,不出门便可以迎刃而解,食品药品监管环节坐上了直达的“动车组”。
2014年12月中下旬,为了建好基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根据地”,让食品药品安全协管队伍“有个家”,在“家里”就能办公,提高办事效率,真正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荔城分局在辖区的下黄社区、畅林社区、荔浦村成立了3个“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站”示范点。
“元旦期间因嫁娶、节庆聚会、乔迁贺喜等比较多,是农村集体聚餐高峰期,为及时掌握聚餐活动的举办情况及规模,有效防止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我们结合辖区实际,充分发挥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熟悉村情的优势,让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站的工作人员提前与承办聚餐活动的承办者对接,承办者可直接向工作站申请备案,填好相关表格,由工作站统一汇总并把材料传送给我们,这样工作起来既方便群众效率又高。真正打通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lsquo;最后一公里rsquo;!”荔城区西天尾食品药品监管所林秀琴所长向记者介绍,“工作站还协助我们对百人以上集体聚餐活动加工场所的周边环境、卫生条件等进行监督检查,对食品成品进行留样。元旦期间,仅在后黄工作站备案登记的集体聚餐承办活动就有6场,聚餐总人数达1500余人。”
据介绍,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站由辖区网格监管人员、食品药品专业专职协管员、食品药品安全兼职协管员、信息员、打假志愿者等人员组成,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担任站长。工作站主要职责是收集掌握辖区内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和医疗器械等“四品一械”信息、协助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开展执法、接受群众现场办证咨询、处理食品药品安全消费投诉举报、不定期检查学校食堂和建筑工地食堂的食品安全隐患、配合实施辖区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针对各类食品药品出现的问题,工作站将视等级情况及时反馈给辖区对应的食品药品监管所,从而形成区、街道、社区、生产经营单位四级联络工作机制,真正畅通信息汇报渠道,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落到实处,避免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同时,工作站内配齐了电脑、视频摄像头、电话等办公设施,制定了工作目标、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工作人员会定期对走访摸排到的主体数据进行更新,及时对来电来访和信息反馈情况进行登记,荔城食药监分局将针对工作站在隐患排查、协助执法、信息报告、宣传引导等方面的履职情况进行年度考核,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试点建设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站,就是营造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的lsquo;家rsquo;,坚持抓深入、抓精品、抓特色的工作目标,以服务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为重点,在服务食品药品安全、法规宣传、消费维权、市场监管等方面,为村(居)旅游景点和工业园区良好服务,形成分局、食药监所和工作站lsquo;三位一体rsquo;的互动关系长治机制。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站的成立,意味着我们正在构建的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lsquo;1+3+Nrsquo;荔城模式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该局陈鸿霖局长向记者介绍,“通过网格监管人员、工作站工作人员、专兼职协管员和食品药品打假志愿者队伍等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多元主体构建街道、社区、村居监管网络,从而形成覆盖全区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
下一步,该局将发挥第一批3个工作站的示范带动作用,在今年6月至10月间,建立覆盖全区的180个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站,使得监管更加“接地气、聚人气”,严把监管“关口”,共同保障公众“舌尖上的安全”。 (时报记者 凌明信 通讯员 陈晓霞)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