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质造”首站——莆田转型升级启动仪式在莆田举行。这意味着,“互联网+”模式将进一步被激活。安福电子商务城作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无疑将在“互联网+”模式中领跑。
作为辖区工商局,城厢区工商局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一手抓引导规范,一手抓打击售假行为,着力促进安福电子商务市场转型升级。
严厉打击倒逼转型
近年来,该局对安福点商城始终保持严厉整治高压态势不动摇。在全市创新执法模式,实行无区域联动执法,整合全局五个工商所和检查大队的精干力量,24小时不间断巡查监管,每周定期或不定期轮流进入安福电商城,采取街边商铺轮查、可疑民房蹲点、快递收件点堵截的方式,对产、销、运全程打击,专项整治安福点商城内的涉外商标侵权行为。针对部分不法经营者采取白天休息、晚上经营以躲避执法检查的新情况,采取了“白+黑”、“5+2”等灵活机动的“错时执法”机制,今年来已开展35次夜间执法。针对一些专门经营假冒伪劣商品又屡教不改的经营户加大惩罚力度,有效地遏制了售假者的嚣张气焰。自2014年以来,仅安福电商城及周边地区就立案查处违法违规案件127起,案值达239.25万元,罚没款389.42万元。
该局还启动联合协作机制,积极与公安部门采取双向移送对接、现场移送对接、协查联动对接等三种方式进行联动协作,2014年以来,开展联动执法13次,双向移送9起涉嫌犯罪的商标侵权案件,案值160多万元。不断完善工商与企业打假联动工作机制,建立了案件信息反馈机制、工商联络员机制、案件排查和备案机制,仅去年,该局就派出执法人员远赴河南、江苏等地,联合当地工商部门进行打假,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近百万元。
引导自主品牌发展
该局建立商标事务服务站,通过培育一批、引导一批、规范一批等措施,加大企业商标运用和管理行政指导力度。按照“无标创标、有标创牌”的工作思路,引导经营者走自主品牌发展之路。通过召开安福电商城经营户座谈会、约谈会,开展诚信经营户创建活动,扶持鼓励商户走品牌发展之路。对已经有自主商标的经营者,通过座谈、现场指导申报莆田市知名商标、福建省著名商标;对无自主商标经营者,引导其申请注册商标;对经营授权商标的,指导建立健全商标授权经营台帐和有关制度,促进其规范依法经营,取得了良好成效。目前已有莫蕾蔻蕾、古奇天伦、普力丝等3家企业获得福建省著名商标称号,范特华特、杜客、IVG等18家企业获得莆田市知名商标称号,全省各类自主品牌入驻经营120多个。
引导城厢品牌企业利用安福电商城成熟的网络营销平台,商标搭台、网企对接,催生经济发展新业态。该局召集开展商标座谈会,帮助企业解决品牌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指定工商专员定期上门服务,对城厢区欧雅艺术、顶兴科技、简洁服饰等20多家获得著名、知名商标的企业分别发出了品牌构建书及注册防御性商标、联合商标的建议书,企业非常重视并积极响应。
创新监管促进升级
针对网络隐蔽性强、信息多等特点,城厢区工商局不断创新监管方式。自去年起,该局在全省率先实行网络市场抽查制度,大大改变了过去因消费者无法提供经营者和网购地址而无法查处的被动局面。积极协调市工商局开发网络监管系统,包含涉网采集、IP定位、信用分类、信息索引、内外网工作制等多套功能模块,充分利用总局“在线搜索”、市局“工商执法云”等技术手段,依托淘宝网等第三方平台,认真排查获取真实数据源;截屏保存侵权网站图片并函告地方电信局或接入商直接关闭或屏蔽IP;依法查处借“网店装饰”、“淘宝培训”等名义从事网上商标侵权经营或为侵权网站提供技术服务的违法行为。目前已巡查市场主体1万多户,其中涉网主体460户,域名835个,查处各类网络商标侵权案件42起,罚没款102.9万元。
作为全省首批电子标识推广应用试点单位之一,该局针对电子标识管理制度空白的现状,于全省首家制定了《网络电子标识管理暂行办法》,筛选了40家具有较好市场声誉的规模电商企业作为首批发放对象。制作发放电子标识申请说明书2000份,目前已发放电子标识167个,筛选甄别售假、钓鱼网站13个,切实保障网络交易主体身份的真实性,促进网络市场诚信体系建设。
在“互联网+”时代下,该局将继续打响“打、转、扶”组合拳,创新作为,净化网络交易环境,助力莆田城厢企业品牌建设,为“中国质造” 开疆辟土。 (明信 陈颖 苏灵 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