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考工作备受社会关注,招考工作的公平、公正问题也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2015年以来,我市已组织2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考,招收1342人,切实推行阳光招考,着力维护公平公正,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为进一步促进招考政策的宣传,现就我市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考工作的有关政策规定、注意事项以及我市的有关做法进行综述,以供各位考生或家长参考。
第一章 报考政策规定
1、报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时,学历学位如何认证?
报考者的学历须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简称学信网,http://www.chsi.com.cn/)上可查询认证;有学位条件要求的,须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www.cdgdc.edu.cn/)上可查询认证。经修读达到毕业条件并获得“双学位”“双专业”证书的报考者,由省教育厅进行省内统一电子注册,在本省范围内承认其学历、学位。上述报考者的“双学位”、“双专业”所对应的学历学位,须在福建省教育厅门户网站(www.fjedu.gov.cn)上“便捷查询”栏目的“双学位双专业”查询认证。
2、大学生退役士兵的身份如何认定、如何报考“专门职位”?
我省大学生退役士兵,可报考公务员中设置的专门职位。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由福建省兵役机关批准入伍、服役期满;(2)服役前须为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在校生或在籍生,服役前为在校生、在籍生的须在退役后复学就读并完成学业;(3)退役时身份为士官或义务兵。
3、哪些职位要求最低服务年限?
根据中央和省里相关政策规定,新录用乡镇公务员在乡镇机关最低服务年限为5年,其中在录用时的乡镇机关最低服务年限为3年。因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其他招考职位要求新录用人员在本招录机关或本地区服务的最低年限,则应在备注栏中注明。
第二章 报考注意事项
4、报考者什么时间报考比较好?
报名期间均可报名。建议报考者在报名前期申请报名序号,以避免被不法之徒盗用身份证信息或手机信息,而导致无法报名。同时建议报考者不要等到报名时间即将截止时再报名,因为招录单位对报考者进行资格审查的时限一般为两天,报考者报名后,一般两天后才知道是否通过资格审查,如果报考者报名时间太晚,且未能通过资格审查,就很可能没有时间选择其他职位。另外,根据以往报考的情况,报名最后截止时间前可能会出现网络拥堵的现象,给报考者报名带来不便。
5、资格审核不通过怎么办?如何申诉报考?
当职位初审没有通过的时候,报考者可以查询审核情况,并在查看审核情况中填写“申诉理由”点击“申诉报考”。申诉理由应该尽量简洁明了,不需要大段粘贴政策文件或者专业目录,信息未填写清楚的报考者,可以先自行修改部分个人信息,或在申诉理由中补充填写缺少的个人信息。
6、如何维护报考者权益?
招录机关无正当理由拒绝报考的,报考者可向市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反映和申诉,并通过福建省公务员考试录用网“申诉通道”申请公务员主管部门裁定。推行“否定报备”制,在面试前对进入面试的考生进行报名资格复核;资格复核与资格初审意见不一致的,要本着慎重原则,提交集体研究认定,对资格复核中的疑难问题以及裁定取消面试资格的,提交公务员主管部门和招录机关集中会审。对于涉及取消考生面试、体检、考察及录用的,必须报省公务员主管部门最终裁定。
第三章 确保公平公正
7、在制定录用计划时对相应职位的要求是否有统一标准?
在制定相应职位的资格条件时,各单位应结合本单位队伍的实际情况和人员结构,认真做好职位分析,准确界定职位需求,科学设置资格条件,做到合情、合理、合法。除特殊的职位外,不得设置与履行职位职责无关的性别、身高、体重、外型、婚姻状况、毕业院校等方面的限制性条件。在设定专业条件时,也应本着宜宽不宜窄的原则,不宜过多过细,专业按照《福建省机关事业单位招考专业指导目录》的要求按“类”或相近相似的原则设置,不得因人设岗。
8、我市采取哪些措施,确保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考面试的公平公正?
为确保公务员考录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面试工作的公平、公正,维护考生切身利益,我市在确保公正的前提下不断改进和创新面试工作方式方法,总结出了一套“五抽签、四隔离、三监督、两回避、两公布、一屏蔽、全封闭”的面试工作制度,对面试工作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切实让广大考生和人民群众放心满意。即“五抽签”:考官产生随机抽签决定、考官分组进考室抽签决定、考生面试顺序抽签决定、考生面试考室抽签决定、面试考务人员进考室抽签决定;“四隔离”:抽调考官的工作人员隔离、考生与考官及考务工作人员隔离、考室与考室隔离、考官与考官之间隔离;“三监督”:纪检监察干部参与面试全程监督、人大政协和特邀人事监督员参与监督、电子监控录像全方位监督;两回避—用人单位面试考官回避、主管单位面试考官回避;“两公布”:面试成绩当场公布、考生面试笔试总成绩当天公布;“一屏蔽”:考生、考官和考务工作人员进入考点后,手机关闭统一收交集中保管,严禁个人携带手机进入考室,并在考室、侯考室及考场周边启动手机屏蔽;“全封闭”:进入考点前,工作人员先认真对考点考室进行检查清场,并在进入考点楼道口和考点门口安排值班人员验证审查把关,禁止无证等闲杂人员进入考点考场干扰面试工作。
9、如何防范高科技群体作弊
一是部门联动,每场考试都邀请市公安局、市无线电管理局参与,全程监测,即时追踪,及时干扰、屏蔽;二是强化监考人员、定点巡视人员和监督人员的考前培训,把高科技作弊的常用手段和环节特点告知相关人员,提高识辨能力;三是进行入场安检,使用金属探测仪对每位考生进行检查,尽可能杜绝高科技作弊器材带入考场;四是除考场规则中允许携带的物品可以带至座位外,其它任何物品都必须统一放在考场违禁物品存放处,要求监考人员在三对照时,进一步检查考生带至座位的物品;五是加强现场监测,考室都配备手机屏蔽仪,巡视人员或监督人员使用手机探测狗或监考大师巡回监听作弊信号,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六是对携带手机及橡皮擦、电子表、签字笔等电子接收器材的考生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告知所在单位,给予党政纪处分,并将违规违纪及处理情况进行通报。
10、公务员录用中不诚信的行为如何处理?
根据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关于建立诚信档案的要求,我省从2013年起,对一些考生虽不构成违纪违规但故意浪费考录资源的不诚信行为,记入我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诚信档案。具体包括:已确认参加面试却在面试当天临时弃考的,进入体检、考察、录用公示等环节后提出放弃的,3年内不得报考我省公务员;被录用为公务员后非因不可抗力因素逾期不报到的,在试用期内无正当理由申请取消录用的,将取消其录用资格,5年内不得报考我省公务员。 (林光华 吴天泉 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