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涵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内,有一个被系统内的人称为“拼命三郎”的年轻人。最近,他因工作突出,被评为涵江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整个涵江食品药品监督系统就他一个人获得此项荣誉。林开华的当选,实至名归。这是对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不出事干部的最好回报!”涵江食药监分局郑春树局长说起林开华时,不由自主地竖起点赞的大拇指。
林开华是涵西食药监所的工作人员。高个子,戴着一副眼镜,外表斯斯文文,今年23岁的他,能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绝不是仅仅因为他是一个高材生:上海外国语学院毕业,英语专业水平八级。他,凭借自己的担当和能力,在食品药品监管队伍中脱颖而出,成为食品案件的办案能手。在基层白沙工商所锻炼两年后,去年全市食品药品系统体制改革时,他被划转到涵西食药监所。作为一名食药监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一定要心系群众,融入群众、服务群众,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才能获得群众的支持。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后,面对新任务,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林开华在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中,做到“入心、入脑”,把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作为当前最大的、最基本的、最广泛的民生问题,做好人民群众的食品药品安全卫士。涵江是一个商品贸易繁华地区,食品经营户众多,而这众多的食品经营户又相对集中在涵西,占了三分之二。作为涵西食药监所执法大队一员的林开华,他扛起食品案件主办人的担子。一大堆的案件交叉在一起,每个案件都有严格的办案期限,每个案件都要经历现场查看、立案、调查、询问、研究、审批、执法告知、处罚决定等环节,一个案件办下来,快的也要十几天。案件在等人,容不得林开华有半丁点的喘息机会。就是依靠这种闯劲,今年以来,他马不停蹄,办结了41个案件,罚没款达百万。这是一份可圈可点的成绩单,这是一份来之不易的答卷。
定力明确方向,信心汇聚力量。办理食品案件,除了过程繁琐,还会碰上种种“人为因素”,甚至是人身威胁。但是,对于一身正气的林开华来说,这些束缚和羁绊都算不了什么。
今年9月,在新涵大街查办一起无中文标识进口葡萄酒时,当事人拒绝核查,并叫来几名社会人员,进行种种言语上的威胁。这一招失效后,他们横下心来,把林开华关在店面中。气氛骤然紧张起来。“初生牛犊不怕虎”,强大的责任意识,支撑着他严格履职尽责,临危不惧,从容报警。林开华现场所表现出的那种淡定,一下子让当事人慌了神。最终,这批无中文标识进口葡萄酒被依法查扣,当事人也被依法处罚。这起食品案件的办结,在当地反响很大,也大大提振了食品卫士办案的信心和决心。
食品安全关乎老百姓的舌尖安全,责任重大,而执法者在办案过程中,又常常遇到“说情”的。林开华就碰到这类的“烦心”事。一次,他在查办一起某品牌桶装水时,对厂家进行罚款。厂家为了维护桶装水的品牌不受损害,多方寻找关系说人情。林开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找准穴位,击中要害,最终,厂家心甘情愿地领取了罚单。
食品行业中,技术含量对执法者要求很高。“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在一次办案中,林开华发现,某广东大包添加了有毒有害的含铅泡打粉。案件准备移交当地公安机关。由于这是他办理食品案件中,第一次碰到要移交公安部门,所以,林开华为了慎重,不断地查看法律法规、卫生部等五部委公告,频频跟公安部门交流,不断补充材料、探讨方案。“打铁还需自身硬”,这起林开华第一次移交公交机关的食品案件,成为一件无可争辩的铁案。
二十出头的年龄,又是“帅哥”一个,正是谈情说爱的最好时光。这不,催林开华相亲的电话不断。今年国庆节前,他拗不过母亲三番五次的催促,便去相亲了。这一次相亲,让他感到美滋滋的:女方工作条件好,长相也是出众的。幸福来敲门,林开华非常钟意这门亲事。然而,那些本是休假的时间里,他却忙着办案,办案期间又不能接听电话。他多次错过了约会的机会,结果,他个人的事黄了。“人家以为公务员很清闲,可我是食品案件的具体经办人,案件一件接一件,有时七、八件搅在一块,哪有时间、哪有心情谈情说爱、花前月下。”
“林开华以lsquo;人民满不满意、群众认不认可rsquo;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贯彻群众路线,始终站稳群众立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切实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保证人民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满怀信心和决心,真正融入百姓生活的脉动中,争当人民满意的食品药品安全守护者,他树立了莆田食品药品监管人的新形象。”涵江食药监分局总监叶文林对记者如是说。 (时报记者 凌明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