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晚上7点,城厢区万达广场,家住荔景广场的蔡先生,带着老婆孩子来到万达纳凉。不经意间,蔡先生一抬头,就看到万达广场大型LED上方有几行很大的字:“食品抽检结果公示:永辉超市万达店。冷鲜条肉201605。合格。”看到这里,蔡先生高兴地说:“我们住在荔景广场,经常来到永辉超市万达店买菜,食药监部门这种公示非常好!”
“能不能不要公示我的餐馆的名字?能不能不要公开我的餐馆的检测结果?我可以多交点罚款!”这是一名检测不合格餐馆老板对食药监部门说的话。从拒不交纳罚款到主动交纳罚款,从主动交纳罚款到为了不被公开检测结果而愿意多交点罚款。这位餐馆老板的脸真可谓是一天三变。“我们不但要依法依规对检测不合格食品经营者进行立案查处,而且要把这些检测不合格的项目和商家向社会进行公开,让阳光照射食品经营行业,让全社会来共同关注食品安全,更要让食品违法行为无处可逃、无处遁形!就如同那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城厢区食药监分局魏金发副局长说道。
据魏金发介绍,2016年以来,城厢区食药监分局累计投入30余万检测经费,针对容易发生食品安全隐患的重点环节、重点地区进行了重点抽检。为了最大限度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城厢区食药监分局邀请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检测工作情况采取LED公示屏、新闻媒体、食品网站等方式,在社会上进行公开。让全社会来共同监督、共同关注食品安全工作。“这次公开公示将指名道姓,包括不合格食品的名称、不合格食品的项目,甚至不合格食品的经营商家,将一律进行公开公示。”魏金发说。据了解,采用LED公示屏和新闻媒体、食品网站等方式,将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不合格信息进行全方位公示,这在莆田尚属首次。
检测是沉默的证据,检测是最诚实的依据。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抽样检测,检测结果作为食药监部门的定案依据,检测结果向社会进行公示。2016年以来,食药监部门利用检测报告这一最诚实的证据,全面开展辖区食品药品安全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这不,委托第三方抽样检测,结论为不合格的,城厢区食药监部门立案查处10余家食品药品经营单位,无一被提出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抽样检测成为最诚实的证据,最有力的证据。
应该说,抽样检测、查办案件不是食药监部门的真正目的,食药监部门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保障城厢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
请到万达金街来,这里的小吃香满楼。请到万达金街来,这里的证照上墙头。请到万达金街来,这里的厨房看得见。城厢区万达金街位于莆田市中心城区,长约120米。沿街有各类小吃店、饮品店等小餐饮共38家。为迎接2015年至2017年创建文明城市工作, 城厢区食药监分局在万达金街开展了“明厨亮证 寻找微笑”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工作。通过透明厨房、视频厨房、规范厨房等方式。实现阳光操作、透明化管理、专业化学习。利用市场倒逼机制,教育经营者加强食品安全业务知识学习,同时引导消费者寻找并到拥有大笑、微笑标识餐饮服务单位就餐。目前包括小巷大罐、澳洲阳光、茶之道在内的38家餐饮服务单位统一实行信息公示制度。做到了四个统一:统一公示食品证件、统一公示服务承诺、统一公示管理制度、统一公示健康证明。
小巷大罐透明厨房创办人郑秋勇表示,透明厨房这个创新想法有赖于食药监局的热心指导。2015年年初的时候,城厢区食药监分局霞林所工作人员李少兵、苏芳收到郑秋勇的申请,来到现场进行勘察,当了解郑秋勇的一些经营理念的时候,少兵和苏芳就引导秋勇用玻璃来设计装修厨房,让顾客在吃饭的时候,就可以观察到厨师的一举一动。这种设计理念,改变了许多人印象中的厨房,总是苍蝇乱飞、污水横流,厨师总是光着膀子,满头大汗。走进小巷大罐的店门,干净整洁的就餐环境就让人有种身处星级饭店的感觉,桌椅一尘不染、热力消毒柜、分类消杀池整洁明亮,走进店里,让人顿时胃口大开。透明的玻璃隔断,让厨房和餐厅浑然一体,远远望去,干净整洁的操作柜台让人眼前为之一亮,打开冰箱,生肉、熟食分开贮藏,井然有序。顾客们一边吃着排骨炖罐,一边透过玻璃隔断,观察着近在咫尺的厨师把一块块排骨放进小小的罐子,加上枸杞、当归等调料,然后整整齐齐地摆入蒸笼。在这个过程中,厨师的一举一动,包括是否佩戴口罩,指甲是否有污垢,头发是否太长,消费者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让公开、透明成为监管部门的一种常态,让微笑、健康成为城厢食品经营的一种状态”。谈到履职二年多来的感想。城厢食药监分局杨碧湘局长面带笑容。“夏季食品容易腐烂变质,我们将持续加强食品安全整治工作力度,为城厢的老百姓站好食品安全这一重要岗位!” (时报记者 凌明信 通讯员 蔡冠清 李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