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项目对接促发展 提升产品竞争力
【发布日期:2017-04-13】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本报讯 近日,记者获悉,荔城区第十四届“6·18”对接项目共成功对接项目147项,总投资额12.44亿元,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其中,合同项目123项,总投资10.08亿元;协议项目11项,总投资1.19万元;意向项目13项。目前已经开工投产项目数达147个,开工投产率达100%。
在荔城区的福建省利荣昌生物开发有限公司的珍稀中药材现代化科研基地,一株株铁皮石斛盆栽井然有序地摆放在架子上,走近一看,铁皮石斛盆栽里没有土,竟是一些松树皮碎片、石子,而在一旁的龙眼木的枯干上也圈绑着一簇簇绿油油的铁皮石斛。“把铁皮石斛lsquo;种rsquo;在树上,就是在模仿铁皮石斛的野生环境,仿野生种植能提高石斛品质,”利荣昌生物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蔡伟煌告诉记者,该公司的另一产品金线莲也是采用接近植物自然生长状态下的林下种植技术进行种植,尽可能地保证产品的天然属性。
“为了更好应对市场竞争,进一步做大做强品牌,公司注册了lsquo;壶兰rsquo;商标,同时还积极参与了第十三届、十四届lsquo;6·18rsquo;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通过项目成功对接,引进福建农林大学的最新科研技术成果,采用最新配方批量栽培,加快产品周期,提高产品成活率和品质。”利荣昌生物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蔡伟煌如是说。基地内一排排装着金线莲幼苗的培养基玻璃瓶整齐地码在架子上,蔡伟煌介绍说,这些幼苗已经在恒温恒湿无菌的培育室内待了3-4个月了,现在是在室外接受自然光的照射,也就是“炼苗”,让它能更好适应外界的自然环境,富积更多营养物质,疗效更好。
该公司还充分发挥地区林地资源优势,发展林下经济,建设了我市珍稀中药材及苗木繁育基地,盘活了遭“废弃”的龙眼、荔枝等果林,在龙眼树干上附生栽培铁皮石斛、龙眼树下原地落土栽培金线莲,推广林下特色中药材立体种植,实现了多种珍稀中药材的育苗集约化和种植规模化,同时,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鼓励农民积极参与种植,并通过订单、提供种苗及技术服务、产品回购等,带动合作社及农户增收,因地制宜在“家门口就业”,有力助推了新农村建设和莆田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赢的局面,成为我市农业产业化的一个亮点。
据了解,荔城区目前第十五届“6·18”已在网上系统上报新对接项目51个,总投资4.71亿元;征集企业技术需求10项。拟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20名,目前正在进一步确认专家邀请工作。下一步该区将继续做好第十五届“6·18”各项筹备工作,深入企业走访,做好项目对接、企业技术需求征集、人才需求收集、省内外专家邀请、参展项目等各项工作。 (时报记者 吴芹芹)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