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推进国家防震减灾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我市积极组织开展农村房屋抗震性能情况普查。
此次普查以村为单位,逐户逐项对所有民居及重要建筑物进行普查登记,重点排查出不符合7度抗震要求的农村民居和重要建筑物;并开展桥梁普查及危桥改造工作。全市普通公路桥梁共排查1665座,发现危桥并列入改造58座,已完成17座,正在施工15座,其余正在组织前期工作。同时,强化救灾物资储备,全市共计仓储面积1250平方米,储备救灾帐篷365顶、棉被8673床、空调被985床、毛巾被5286床、衣服6320套等,并以与厂商签订物资紧急购销协议的方式确保大米、矿泉水等不易保存的食品应急保障供应。
此外,防震减灾纳入党校培训课程。防震减灾知识纳入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并在市委党校、秀屿区委党校举办防震减灾知识讲座2场。至目前,全市共创建国家地震安全示范社区19个,省、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21所;全市共建成符合国家标准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67处,并制定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启动预案》,认真做好避难场所的日常维护和管理。 (时报记者 林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