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湄洲”均有大小概念之别,许多有关诗文都涉及这一问题。最典型的案例,要数元代洪希文诗《题湄洲圣墩妃宫》。这是一首流传广泛,颇具影响的妈祖诗咏。然而历来从诗的题目到与之相关的内容,都被人搞得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了。《佩文韵府》为《题湄洲圣墩妃宫》,《四库全书》为《题圣墩妃宫湄洲屿》,等等。
有人以为诗中所咏只是湄洲岛,但又对洪诗中“壶山峙秀倒影入”难以自圆其说——“因为壶山座落在莆田南洋平原,湄洲屿在海中,与其相隔几十公里,壶山不可能会倒影其中。壶山倒影描写的应是涵江圣墩所在地的情景。”而持湄洲祖庙说的人,又从诗中有“云涛激射雷电汹,殿阁硉兀鱼龙间。此洲仙岛谁所构,面势轩豁规层澜。”以及“骑鲸散发出长啸,追逐缥缈乘风还”等诗句,认为所咏的应是海上的湄洲祖庙,否则难以自圆其说。
蒋维锬先生生前对此也感叹道:“不明底里的后代人把lsquo;湄洲rsquo;与lsquo;圣墩宫rsquo;联在一起”,“明人费元禄、何乔远等亦认为如此”,而他自己“坦白地说:lsquo;原因何在却弄不清楚rsquo;”。其实,只要明白了“湄洲”地理概念之大小之别,这个看似扑朔迷离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豁然开朗了。
小湄洲好理解,它仅指湄洲岛而已——古时又称湄屿、湄山、鯑山、鯑江。
广义的大湄洲之地,涵盖湄屿在内的莆田百里海滨——包括湄洲湾北岸、城郊白湖、涵江圣墩等一个方圆数百平方公里的范围。这并非笔者的主观臆断,而是立足史实的客观存在。请看以下4条权威典籍记载:
宋代廖鹏飞《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也即迄今最早的一篇妈祖文献资料云:“神女生于湄洲” 、“我湄洲神女”,使用的就是大湄洲概念;而说明妈祖祖籍地则曰“湄洲屿人”。这说明作者大小湄洲概念是十分明确的,运用得十分准确严谨,毫不混淆。
明·费元禄《天妃庙碑》:“天妃林氏,hellip;hellip;旧在兴化军宁海镇,即莆田县治八十里滨海湄洲地也。”
明万历年间,福建晋江人何乔远所作《闽书》亦云:天妃“朱衣现光,遍梦湄洲墩父老。父老相率祠之,曰lsquo;圣墩rsquo;。”
清·杨浚《湄洲志略·卷三》:“时时显神,遍梦湄洲父老,遂祠之,名其墩曰lsquo;圣墩rsquo;。”
“圣墩”在哪里?据古今莆田地方史学者多方考证,它大致在涵江与黄石之间的宁海桥一带、白塘附近。南宋廖鹏飞所作的现存第一篇妈祖文献《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就明确指出了圣墩庙在“郡城东宁海之旁”,“去(湄)屿几百里”。
包括蒋维锬在内的古今一些学者感到困惑不解的是:怎么距离湄屿百里左右的涵江圣墩,竟然也可以称为“湄洲地也”、“湄洲墩”、“湄洲父老”?
其实这里使用的都是大“湄洲”概念。为何“湄洲”具有如此神奇的“弹性”和“变脸术”呢?
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得做一番顾名思义。所谓“湄”,《尔雅·释水》和《说文》均曰“水草交为湄。”《传》正义曰:湄是水岸。“洲”者,“水中的陆地”,或“大陆及其附属岛屿的总称”。也就是说,凡属水草丛生的水岸,“水中的陆地”,甚至“大陆及其附属岛屿”,皆可总称为“湄洲”。此乃宽泛的大湄洲概念。这一命名,与莆田之原名“蒲田”,确有异曲同工之妙。旧《莆阳志》载,“莆地多艾蒲,濒多水患”。到处是浅海和沼泽地,蒲草丛生,所以流传着一句俗语:“蒲田蒲田,只见蒲草不见田”。 (许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