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琉球记》又载:张、王等人各许愿,并设簿登记,十九日,风息,祷神起椗,三祷三从。易绳下舵,风乃止。设使易舵时风起,则船必覆,今祷而随心,人舟无恙,神之佑也。船行至二十一日,有一鸟,绿嘴、红足,形若雁骛,集战台。舟人曰:天妃遣来引导也,相狎如驯鸟,二十四日,舟子报曰:船已到五虎门矣,遂直达闽安,李总镇慰问曰:舟中人口无恙乎?余曰:前朝旧例,封舟过海,恐飘流别岛、不能复回,随带耕种之具;又虑员役损失,后事俱备,今随行数百余人无一损失,皆朝廷之福也。次日旱城,至天妃庙行香并还愿:余与副使王公各出赀酬愿,如所许数,员役亦然。督、抚委王守望备修盖庙宇,余仍置金冠、悬匾,答神惠也。
(七)汪楫、林麟焻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汪楫、林麟焻,又前往琉球,汪楫着《使琉珠杂录》,分使事、疆域、俗尚、物产、神异等五卷。
此行,汪楫革除一项旧病,如从前册封,以造舟为重事。历考前册,采木各路骚动夫役,开厂监造縻费官帑,奸吏假手,为弊无穷;经时累岁,其事始举。自前明以至本朝册封之始,其烦费迟久,前后一辙也。而汪、林二人即取现有二战舰充之,前弊病始绝。
另一创举是六月二十日的《谕祭海神天妃怡山院》。怡山院为天妃宫,位于福州亭江镇亭头村怡山之麓,在福州东方、马尾北侧,靠闽江,今属马尾区,闽江过此处后,即因琅岐岛而分南北水道。张学礼曾说:见梅花所故城,荒榛瓦砾,满目凄然,即不再用明朝册封使祭海的广石庙,汪、林使琉时,改至怡山院,以后遂成定制。
《使琉球杂录》说:使臣登舟,必先迎请天妃奉柁楼上,而以拏公从祀。徐葆光在《中山传信录卷第二·天妃宫行香》也说入馆后涓吉鼓乐仪从奉迎船上天妃及拿公(原注:挐公水神,详汪使录中),诸海神之位供于上天妃宫内,朔望日行香。清嘉庆十三年册封正使齐鲲所写《续琉球国志略》亦载:国朝册封琉球,向例请天后、拿公神像奉头号船,请尚书神像供奉二号船。尚书即陈文龙,详见下页。可见天妃、挐公、陈文龙在清朝册封舟上的地位。 (本 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