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佛求子》周秀廷/画
所谓“湄州模式”,也可以叫做“海洋宗教模式”。也就从百越海洋人文的传统中发展出一套适应海洋社会需要的宗教信仰体系。根据研究,当今最著名的海洋宗教信仰体系——妈祖海神信仰是在百越海洋社会传统的原始宗教信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妈祖最初是湄州海岛疍民社会中的一个女巫。南宋廖鹏飞撰写的《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被认为是目前有关妈祖资料中最早的一篇,文载:“hellip;hellip;姓林氏,湄州屿人。初,以巫祝为事,能预知人祸福;既殁,众为立庙于本屿。圣墩去屿几百里,元佑丙寅岁,墩上常有光气夜现,乡人莫知为何祥。有渔者就视,乃枯槎,置其家,竖日自还故处。当夕遍梦墩旁之民曰:lsquo;我湄州神女,枯槎实所凭,宜馆我于墩上。rsquo;父老异之,因为立庙,号曰lsquo;圣墩rsquo;。岁水旱则祷之,疠疫祟降则祷之,海寇盘互则祷之,其应如响。故商舶尤借以指南,得吉卜而济,虽怒涛汹涌,舟亦无恙。”1192年纂成的《莆阳志》说:“妃为里中巫”。信巫是百越人的习俗,也是百越后裔的信仰传统。早在清代著名学者全祖望就已经发现,东南沿海地区的妈祖崇拜,出自“鲛人疍户”。他在《天妃庙记》中辩曰:“为此说者,盖出南方好鬼之人,妄传其事,鲛人疍户,本无知识,辗转相愚,造为灵迹以实之。”他的分析指出了妈祖海神信仰的由来,只是没能科学地说明这个转变的过程。而我们认为,当唐宋时代,中原汉人移民与福建沿海闽越后裔展开大规模的文化互动,由此引起的社会心态变化,而掀起了造神浪潮。不仅本处于中华宇宙观边缘地位的疍民社会需要攀附中心而提升文化地位,就是从中原南迁入闽的汉人也因为进入了“边缘”地带,产生了心理危机,也需要重新解释他们所处的地位,以便回归“中心”。唐宋时代这个社会历史特点造成了疍民社会巫神宗教地位由“巫”到“妃”的崇高化。地方神女被引进至当时海外交通大港泉州,宋代始被加封,元代确定为海神,在明清时期随闽人传播海内外。妈祖之成神,与莆田湄州地方文化史有关,与闽东南海洋社会发展史有关,与中国海洋人文变迁有关。妈祖传说信仰经历史不断地累积,发展出一套与此相关的仪式和文化,使得百越后裔的海洋人文获得了在宗教信仰层面上的大发展。 (未完待续1)
注:本文是从蓝达居《论妈祖文化是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文化遗产》摘录,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