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陈国英谈打造莆田妈祖文化研究新高地
【发布日期:2010-03-28】 【来源:本站】 【阅读:次】

2009年9月30日,新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出炉,“妈祖信俗”名列其中。这是一件大喜事,对“妈祖信俗”活动的开展,对妈祖文化发祥地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区的开发建设、对妈祖文化学术研究层次的提升,将起到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莆田如何打造“申遗”成功之后的妈祖文化研究高地,是摆在当前妈祖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

要充分认识“妈祖信俗”在同列名录项目中的地位与份量
联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以及传统手工艺等,不但世代相传,还在人和历史、自然的影响互动下,被不断地再创造”。此次入选的76项中,中国占22项。加上此前入选的昆曲、古琴、新疆维吾尔卡姆和蒙古族长调民歌,中国已拥有26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充分说明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灿烂辉煌。本次入选的中国另外21个项目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粵剧、《格隆尔》史诗、浙江龙泉青瓷、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新疆《玛纳斯》、蒙古族呼麦、甘肃花儿、西安鼓乐、朝鲜族农乐舞、书法、篆刻、剪纸、雕板印刷、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端午节等。这其中有的属于“单项元素”的技艺,有的属于相对区域流行歌舞表演形式,有的属于某种文化形态的格式,仅拥有局限条件下欣赏受众。还有诸如本次同时入选,由阿根廷和乌拉圭联合申报的“探戈”,日本的“阿依努族舞蹈”,韩国的“羌羌水月来舞”等项目,就有其明显时空局限性。我们没有必要非议其它入选项目的“缺失”,但在相对比较之下,应认识到妈祖信俗项目,其发展时间流驶之深远,其受众对象之广泛,其表演方式之复杂,其文化元素之多元,其综合架构之庞大,其发展嬗变之严谨,其传承交流之迫切,有出奇之处。申遗成功,可喜可贺。但申遗成功是新起点,是为莆田乃至世界文化建设提升品位层次的新动力。
“妈祖信俗”要在“俗”、“雅”、“雅俗共赏”中寻找出路。
妈祖信俗文化,在实践和探求发展中要弄清许多问题:妈祖是普通的渔家女,后来羽化成神,妈祖习俗也已存在千年,妈祖信众逾越2亿,妈祖信俗活动遍布五洲。妈祖信俗到底是俗文化、雅文化、雅俗共赏之文化?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根据《新华大字典》对“雅”注释:“精致而不粗俗的,引申为小巧、精致”。对“俗”的注释:“大众化的、流行的、十分通行的,如俗语、通俗、俗体字。令人讨厌的、趣味不高的、平庸的,如庸俗、俗气、俗不可耐”。根据《中国成语词典》对“雅俗共赏”的注释:“文化高的人和文化低的人都能欣赏,如明·孙仁孺《东郭记·绵驹》中:闻得有绵驹善歌,雅俗共赏。《红楼梦》第五十回:这些虽好,不合老太太的意,不如做些浅近的物儿,大家雅俗共赏才好”。依以上注释,本人认为:妈祖信俗先是“俗”文化,进而为“雅俗共赏”文化,必然会发展到“雅”文化这一层次。妈祖信俗的活动有几个支撑点,一是妈祖这位“人神”,她一生没有留下什么“学术、著作”和“文化经典”,但她有行动,且其行动带有吸引力、震撼力、感召力,对没有文化的人有心灵启示和行为导示,对有文化的人有韵味融合力、学术提升力;二是妈祖信俗活动祭祀庙宇载体,地域广阔,信众层次不同,建筑格式装饰图示色彩,与相关雅俗文化的选择,参差不全,有综合性;三是活动程式从简朴、平易到复杂、严谨,可以体现出雅俗文化的交融汇合。截止目前,妈祖信俗活动可以说已达到“雅俗共赏”的层次。雅俗共赏是形容词,其活动得到不同艺术层次参与者的赞赏,已经达到俗中有雅,雅中有俗的有机结合,不同的信众都自觉地称美称好。可以设想:妈祖信俗活动在未来,一定会在避俗趋雅的方向上整合提升。以上所设想,为“妈祖信俗”活动发展的“线路”。当然要指出的,具有不同的文化知识水平、社会地位层次,不同的艺术审美水准的个体参与者,对其评价和认识不同,这种差异性,对“妈祖信俗”活动的感受和要求也不同,再加上时代和社会的主流意识不同,对妈祖信俗活动的传承、改造力度也不同。当今的政治家看重妈祖信俗对和平统一两岸的功能,经济学家看重其活动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旅游经营者看重其旅游品牌带来区域旅游经济和旅游景区发展的好处,不一而足。尚有相当一部份人纯粹出于文化消费享受精神乐趣而参与。只要翻阅当今所有关于妈祖信俗民间、官方的传媒载体,就可以体会到其多元的消费导向、活动信息,就难以厘清其“俗”、“雅俗共赏”、“雅”各类的文化类别。但有一点必须提示:“妈祖信俗”属于纯中华文化活动的组成部分,它的最终成功,必须有几个标志性的改变,即:一是信众人数的扩大。现在积极朝圣参与祭祈活动,从妈祖习俗功能需求出发的低文化身份的信众人数,能年复一年地坚持下来,且有新发展;二是高层次社会文化身份的信众不断增加,三是妈祖信俗活动向外输出,不仅止于汉文化圈,而使非汉文化圈的人士也对“妈祖信俗”活动接受兴致且自觉参与。这时才可以自豪地宣示,这是妈祖信俗活动接近“雅”文化的层次。
整合妈祖文化研究资源,打造妈祖文化高地和妈祖文化经典。
我们莆田享受了妈祖文化资源给我们带来的荣光。莆田应最有资格成为妈祖文化高地,莆田应出现一大批妈祖文化经典的创造者,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宋代以后官方才出现了“水军”,二是滨海的位区条件和海洋文化的开发产生繁荣带来了机遇,三是连三接二的漕运、海洋开发与跨海战争等顺理成章借助妈祖文化理念,四是莆田人民的智慧、勇气和奋斗精神。对于妈祖文化的审美经验和广泛人生经历的提炼升华理念,共同孕育出普世接受的观念。这一切都无可辩驳地证明:中华文化是汪洋大海,妈祖文化是其中的一片海洋,即只要让更多的人从中舀出几勺,细加分析,就能窥测汪洋大海运动的某些规律。现在“申遗”成功,莆田“本土妈祖文化的实践和理论”以及向外输送的方式和经验,成为“基托”。我们要对千年来的努力,以及现今众多的妈祖文化典籍、妈祖文化历史资料、宣扬妈祖文化报章刊物、妈祖文化研究机构组织的功迹,致以崇高的敬意,而今后必须走的路,就是再整合再提高,有许多问题又不可回避地摆在面前:一是要让习俗专家和历史学家来钩沉妈祖文化萌生成长辉煌过程中每一个细节,并形成经典;二是要让习俗专家、历史学家、文化学者、哲学家共同分析妈祖文化与各地域经济各地域文化、各地域军事、各地域政治发展的关系,并作出有说服力的答案,并形成经典;三是对政治等各类各界知名人物对妈祖文化的认知水平和评价观念的整理,从更深层次上进行理论分析,形成经典;四是要借助更高层次的文化人智慧来共同厘清妈祖文化输出莆田本土后,向五湖四海五洲世界流播过程中的得失成缺,总结妈祖文化的未来发展蓝图,这其中有评估和预测,更重要的是描绘出辉煌的前景。有些“世遗”项目,有的可能是传承、保护的问题,如果强调发展和创造,那“世遗”项目就会变味变色,失去“世遗”的原味原色。而妈祖信俗项目,就单纯传承和保护是不够的,还必须发展、更新和创造,因为它的传承、保护、更新、创造、会一脉相袭,既是传承“世遗”,又是走向人心,既有浓厚的“基托”,又有旺盛的新生力。可以肯定:这个项目工程,单靠一家二家学术团体、文化协会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形成合力,而且许多没有文化含量的团体协会只能坚守在“基托性”的习俗活动中,而将会有较高文化层面的团体、协会加盟,共同为打造出妈祖文化的高地和经典而拼搏,才能再造辉煌。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