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默娘救助渔民和护航的故事很多。在妈祖庙的妈祖石雕像周围散布着30组216尊石雕群像,每组讲述一个妈祖故事。从妈祖诞生、涉波履险、焚屋筑堤、消除病疫到羽化升天以及升天后的种种善行圣迹。仿佛是一部形象的妈祖传说故事集。宋朝的路允迪、李富,元朝的蒲师文、宋本,明朝的郑和、林尧俞,清朝的姚启圣,施琅,他们都曾接受过妈祖的直接帮助或接受过妈祖神灵的护佑。林默娘以行善济人为事,只要人们遇到困难,她都愿意帮助。林默熟习水性,在湄洲岛附近海域遇难的渔舟、商船,常得到林默的救助。因而人们传说她能“乘席渡海”。她还会预测天气变化,事前告知船户可否出航,所以又传说她能“预知休咎事”,称她为“神女”、“龙女”。在《陔余丛考》中记录着湄州人这样一种说法:“遇风浪危急,呼妈祖则神披发而来,其效立应;若呼天妃,则神必冠帔而至,恐稽时刻。”湄州人用一种近乎玩笑的方式,表达了他们对“妈祖”一称呼“素的感情。清朝时有个叫姚启圣的钦差,要到台湾去颁布圣旨。海上刮起了逆风,于是姚启圣就到湄洲朝拜妈祖,祈求妈祖护航。后来启程时果然风向转变了,姚启圣他们一路顺风完成了使命。回来后,姚启圣在广场左右修建了钟鼓楼并扩建了正殿。姚启圣曾经被朝廷封为“太子太保”,俗称“太子公”。百姓为了纪念姚启圣,就把他扩修的正殿称为“太子殿”。在《陔余丛考》中记录着湄州人这样一种说法:“徜遇风浪危急,呼妈祖则神披发而来,其效立应;若呼天妃,则神必冠帔而至,恐稽时刻。”湄洲人用一种近乎玩笑的方式,表达了他们对“妈祖”这一称呼朴素的感情。
妈祖一生热爱人民,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和事迹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妈祖牺牲之后,人们就按自己的愿望和理想,进一步把她塑造成一位慈悲博爱,护国庇民,可敬可亲的女神,逐渐地演化成为一种反映中华民族美德的民间信仰。妈祖信仰还是一条精神纽带,维系着海内海内外华人华侨的沟通和联系。妈祖信仰更是证明了海峡两岸人同宗、神同缘的不可分割的血脉关系。现在,全世界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亿多人信奉妈祖,有4000多座妈祖诞辰和9月9日妈祖归天日,都有数十万人到湄州岛朝拜妈祖。 (未完待续4)(刘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