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割火仪式现场
(一)办学方面。中华民族一向重视子弟教育,尤其是对儒家文化的传承,而身处外邦的华侨华人也不忘这个优良传统。古代的典型例子如琉球三十六姓华裔,他们先是在天妃宫内设立塾学,推选华裔中有真才实学的担任教习。至清康熙年间,便在天妃宫邻近另建孔庙和庙学,即在庙的“两庑设学,选立二师,一曰讲解师,一曰训诂师。村中通事、秀才皆从业於焉。”这是在外国设立的最早的私立孔子学院。三十六姓子弟在琉球自办的庙学内初学之后,又纷纷争取官派到中国留学。中国政府也为此设立专门接收琉球留学生的官学。但官学名额有限,更多的人是自费到中国自寻师门。如琉球大夫程顺则,就曾于清康熙二十二年到福建拜师,在莆田硕儒陈元辅门下从学四年。
近现代的办学实例则以新马地区华侨最为典型。最早的是1849年福建会馆在天福宫西侧创办崇文阁,继又于1854年在厦门街设立萃英书院,以上两校算是新加坡最早的具有私塾性质的华文学校。戊戍维新运动后,中国国内掀起创办现代教育风潮,而得西方风气之先的新加坡华侨自然更加积极追逐潮流,各会馆天后宫都先后投入开办新式学堂的运作。其中,由福建会馆主办的新学堂有道南学校(1906年)、爱同学校(1912年)、崇福女学校(1915年)、南侨女子中学(1947年)及光华学校(1952年)。其中崇福女学校是新加坡第一所华文女子学校,其取名“崇福”即源自妈祖于南宋曾敕封为崇福夫人。另外,1956年,福建会馆又领导华社创办了南洋大学(1991年改名南洋理工大学)。由粤海清庙功德主义安公司创办的有端蒙学校(1906年)和义安学院(1963年),后者1968年改名义安工艺学院。由琼州会馆创办的有育英学校(1910年)。由兴安会馆创办的有宏文学校(1920年)。由福州会馆创办的有三山学校(年代不详)。除办学外,海外许多会馆天后宫还谱遍募集奖学、助学基金,用以鼓励品学兼优的侨生和资助经济困难的华侨子女上学。
(二)营丧方面:华侨在生、老、病三方面遇到的困难,大多在会馆天后宫的仁爱关怀下,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缓解,而唯有丧葬这一关,别人难以帮助,只能依靠会馆天后宫统筹解决。早期华侨人数少,一般是由会馆施棺和租屋暂时寄柩,但随着华侨人数的不断增加,会馆的停棺厝也容纳不了。故其根本解决办法还是在当地购置山地,让华侨丧家直接造坟客葬,待将来有条件时子孙可以把先人骨骸送家乡安葬;而遗骨不能还乡者,在外邦也有个入土为安之处。华人的坟山通称义冢,由会馆天后宫统一管理。各国的会馆天后宫几乎都有经营这种义冢,只是规模不同而已。早期的如日本长崎的三唐诗后山均设有义冢,后因城市开拓造成地理变迁而难以查考。今所知仅有福建帮的崇福寺后山(圣寿山)的义冢尚有残留。据日本学者实地调查资料,今尚存唐人墓碑244方。碑上刻有死者的姓名、籍贯、身份、去世年月日等。其入葬年代自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至光绪二十八年(1902),时间跨度近两百年。又如马六甲的三宝山是1685年由华人第二任甲必丹李为经集资购置献给青云亭作为华人坟山的。1795年华人第八任甲必丹蔡士章与广东籍大学士胡德寿等人发起筹资,兴建一座宝山亭,供作扫墓的华人避雨休憩之所,同时也作为祭祀无主孤魂的祭坛。亭内主祀三宝公(郑和),配祀妈祖和福德正神。三宝山虽历经劫难,但在华社的坚持斗争下,终于获得政府批准为永久性的历史文化区,现在山上有12500多座华人坟墓。再如新加坡华侨义冢更极为普遍。原因是星洲地域狭小,人口众多,华侨们似早有预见,故各个会馆都大量购置山地,设立义冢。(未完待续6)(蒋维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