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元9至11世纪,在欧亚大陆的东西两端,先后出现了同样发源于航海活动的两种文化——北欧海盗文化与中华妈祖文化。关于妈祖文化产生、发展的历史及其内涵,学者们已经有很多研究,不再重复论述。欧美文化学术界有关北欧海盗文化的研究和创作更是不胜枚举,但国内研究妈祖文化的学者们至今较少注意将二者进行比较研究。本文拟简要介绍北欧的海盗文化,并将妈祖文化与北欧海盗文化做一初步比较。
北欧海盗文化发源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挪威、瑞典和丹麦。由于这几个国家纬度高,气候寒冷,发展农业生产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同时他们濒临北海、波罗的海、挪威海、波的尼亚海和大西洋,于是向海洋发展、从海洋取得生活资料,便成为他们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由于农作物产量不高,海产成为他们主要的食物来源。为了得到更加全面的营养和北欧不能生产的生活资料,早在公元5至6世纪,斯堪的纳维亚人就驾着小船远航欧洲其他地方从事海外贸易,他们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在海外贸易中逐步得到提高和发展。
公元8世纪之前,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只有200万人。随着气候逐渐变暖,农作物产量提高,人们的身体更加强壮,老人和婴儿的死亡率降低,加上一夫多妻制的婚姻习俗,造成人口激增,到9世纪初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其附近海域内的产出已经无法满足北欧人的需求。当时北欧的赋税非常沉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难以在本土谋生。恶劣的生存环境锤炼出他们勇猛无畏、敢于冒险的强悍性格,逼迫他们从小就学习航海技术和战斗技巧,于是很多人拿起刀剑,登上海盗船向海外谋生。
公元9至11世纪北欧海盗(他们又被称为“诺曼人”)大规模地向西南方的大不列颠岛、南方的欧洲大陆和西方的冰岛、北美洲侵略扩张,四处进行劫掠、交易和殖民活动。他们的这些活动,对于欧洲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就是著名的“诺曼人入侵”时期。
北欧海盗是以劫掠财物为目的,以暴力为手段,本来没有任何值得歌颂和纪念的价值。但是,他们坚韧卓绝,不怕艰难困苦,勇于冒险进取,内部具有严格的组织纪律,这种精神和传统为欧洲国家自15世纪末期开始向美洲、非洲和亚洲的侵略扩张积累了经验,准备了条件。他们后来皈依了基督教,并且与阿拉伯人勇敢战斗,因而得到罗马教廷和欧洲上流社会的认同,逐渐放弃海盗生涯,成为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统治者。但是,北欧海盗在欧洲历史文化中的影响不仅没有从此消失,而且在新的条件下复活、发展起来。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至今五百余年,在欧美国家横行全世界的炮舰侵略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北欧海盗的身影。因此,北欧海盗在西方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数百年来产生了很多歌颂海盗或深受海盗影响的文学作品,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诗篇《海盗生涯》和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是其中的经典之作。1975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第二颗火星探测器命名为“维京(海盗)1号、2号”,可见北欧海盗对于欧美历史文化的影响。 (未完待续)(罗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