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明清戏曲中的天妃形象(一)
【发布日期:2014-02-09】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明清时代,随着天妃妈祖影响的扩大,剧作家为了剧情需要开始在戏曲中加入妈祖神话情节,或塑造妈祖形象,这个文学现象除了较常见于莆仙戏剧种外,也见于外地作家的许多戏曲作品。如明代著名剧作家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之一的《邯郸记》第22出中就有书生落水后呼唤“哎哟!天妃圣母娘娘,一片木板儿,中甚用呵”的道白。明代,反映郑和下西洋等史事的几种戏曲中也都有天妃人物。清代,随着妈祖神格的提高和影响的进一步扩大,出现妈祖情节和形象的戏曲更为多见,笔者所见者就有七、八种。这些天妃妈祖基本都是以忠正和慈悲的女神形象出现,体现了剧作家对天妃形象的定位和认同。以下选择笔者认为较主要的几种明清戏曲作品加以介绍,供进一步研究参考。
一、明代杂剧《奉天命三保下西洋》中的天妃
杂剧《奉天命三保下西洋》未署作者姓名,作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之前。钞本原收入明人赵琦美辑《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简称《古今杂剧》)之中。脉望馆是赵琦美的藏书室。赵琦美(1563-1624),原名开美,字玄度,别号清常道人,江苏常熟人,父赵用贤,万历朝吏部侍郎,赠尚书,谥文毅。琦美以父荫出仕,历官太仆丞、刑部贵州司郎中。《古今杂剧》共收入元明杂剧242种,《下西洋》即其中六种明人杂剧之一。本剧本是1938年抗战时由郑振铎苦心寻访搜购而得到,弥足珍贵。
本剧分为四折。头折写明成祖下诏推选下西洋“和番”统帅,众官员推举三保太监郑和任下西洋正使。接受使命后,郑和保举太监王景弘、副使曹铨、奉御刘林保、潘子成、牛金柱五人,以及“老诚勋旧大臣”平江伯陈瑄一同下西洋。第二折前一部分叙西洋国王会同爪哇国、报达国、占城国、天方国等夷长,汇聚古里国,共商向天朝进贡宝物之事;后半部分述郑和出洋前,率领王景弘等官员祭拜天妃,祈求天妃娘娘保佑。天妃显圣与郑和在梦中会晤,面授机宜,允以保佑承诺。第三折“楔子”写郑和用计降服阴谋拦截天朝船队,夺取货物的苏禄国王等人;正文叙西洋国王会同各处夷长在郑和船队到达时献出夜明珠、珊瑚树等宝物,表示归顺天朝真诚之意。第四折写郑和携同西洋国王等返回中国,皇上命人安排在驿亭筵宴庆贺,最后是皇帝论功行赏,皆大欢喜。
本剧中天妃称赞郑和是“秉性忠良”、“忠心报国,真意向神”,故力佑他“此去不动干戈,自然得宝回来”。这里的天妃,完全是一位护国庇民、保护忠良的女神形象。剧中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情节,契合人们信仰妈祖,祈求天妃保佑的心灵需求。在这部以航海为题材的戏剧中,约有40多个人物,但几乎是清一色的男性,而天妃和她的执扇、掌扇的侍女,则是剧中仅见的女旦角色,她们的出现,无疑亦为这部男性戏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增加了故事的戏剧性。
二、明末杂剧《西台记》中的天妃
《西台记》杂剧共四出,作者陆世廉(1585-1669),明末戏曲作家,字起顽,号晚庵,又号生公,别署遐园主人,江苏中洲(今苏州市)人。早年为诸生,以文受人赞誉,但九次参加乡试都没有中举。崇祯十三年(1640)因得人举荐任广州府通判,后曾在南明永历朝任梧州知府,官至光禄寺正卿。明亡,归隐于故乡。有《晚庵集》等。本剧取材于南宋末年史实。叙书生谢翱与邹沨被文天祥招至幕府,参议军机。元兵南侵,文天祥战败被俘,拒绝元将博罗劝降而殉国。文的部将张世杰保护幼帝及杨太后乘船退至南海。天妃娘娘奉玉帝圣旨,派龙神、风伯、雨师等颠覆船只。宋帝等皆落水而亡。谢翱流落浙江,到富春山下严子陵钓台故址,在西台设文天祥灵位,祭奠恸哭,邹沨亦赶来同祭。剧本实是借宋末史事,痛悼明朝之亡,剧作透露出一股强烈的民族情绪。
本剧中天妃在第三出出场。当“正旦扮天妃引女从上”后,唱道:桑田变海谷为陵,千古兴亡一盏灯。诧道春光好风日,履霜早已积坚冰。
然后是天妃自报家门:小圣天妃,闽中林氏女也。坐镇沧海,驱策风涛,得制人间死生,遂领千年香火。总之运数有定,敕旨难违,小圣不过奉行文书而已。可怜赵宋三百年社稷,数已垂尽,应是胡元入主中国,虽忠臣义士,极力挽留,终亦不易。今帝舟颠覆,倾荡无余。只那都统张世杰,拥兵海上,犹思再举。彼亦劫中人也,岂能独存?但其忠诚自矢,可与日月争光。我已奏闻上帝,欲敕他共理海中政务。已奉谕旨,即宜从事。左右!可传我旨,请龙神议事。
剧本接着是“副净扮龙神,领风伯、雨师上”,天妃对他们一一交代任务后,诸水神分头去执行覆荡宋帝一行及宋将张世杰的任务。待到风伯最后出场道:“好一个张都统,船已覆没,我事已办,回复天妃去”,则天妃及其部将的任务遂告完成。剧中有末角人物唱《南吕薄幸》道:鼓已无声,兵罢莫进,看万叠波涛震。南风不竞,帝宫何处,恐崖门难稳。摧颓尽,犹兀自心头耿耿,论死碎,原是吾曹职分。
曲词借剧中角色诉述了作者的悲悯和无奈心绪。本剧中的妈祖是一位忠实执行天帝的天神形象。她虽然对宋帝及其忠臣崇敬悲怜,但无奈“运数有定,敕旨难违”,她不得不“奉行文书”,以令“帝舟颠覆”。她能弥补的只是把“忠诚自矢,可与日月争光”的忠臣张世杰,死后招到了自己麾下,做了个水神,“共理海中政务”。本剧中妈祖的形象,实是作者心境的寄托和反映。 (刘福铸)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