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仰泽存谱牒 延恩敬先贤
【发布日期:2010-05-13】 【来源:本站】 【阅读:次】

仰泽存谱牒 延恩敬先贤
——走进仙谿林氏大宗祠

仙谿林氏大宗祠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在这个讲究血缘DNA(基因)的年代,连飞翔奔跑着的鸟兽都有了遗传图谱,又何况万物之灵的人类呢?焉能不知我是谁,岂敢不知我是谁。
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即由黄帝纪元开始,黄帝生于黄陵,葬于桥山,他生有25子,得姓者14人。黄帝为开拓华夏文明,历尽艰辛,被我们这些黄皮肤黑头发的人尊为“始祖”。莫不为是他的子孙为荣、为傲,林姓作为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也源出黄帝,是亘古忠臣比干后裔。
遐迩闻名的仙谿林氏大宗祠位于仙游城内,地处金石山南麓。宗祠坐北朝南,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保存完好,是研究明代建筑艺术珍贵的实物资料,有“明代建筑博物馆”之称。四周与鳞次节比的新老民居为邻,让人在喧嚣之中享受一隅之宁静。
大宗祠规模宏大、结构严谨,主体建筑面宽五间二进,上下座,设大门坛,上、下厅堂,中设大天井,左右回廊。二边护厝各进深8间,分别设有四口小天池(井),希冀后裔财丁齐发、族脉繁茂。祠宇土木结构,砖瓦盖顶,穿斗抬梁式屋架,单檐五脊顶,古朴大方。大门坛左右墙面和护厝面墙均饰有红砖浮雕图案,是目前莆仙境内少有的明代民间红砖浮雕艺术品,可称瑰宝。
走进仙谿林氏大宗祠,那种思古之悠情便勃然而起,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这悠久的历史自当离不开传承。没有传承就没有历史的绵沿,没有传承也就没有谱牒成现的教化,没有传承更无从“慎终、追远!”从这个意义上说,仙谿林氏大宗祠和其它现存的宗祠一样,都被视为一个姓氏引以为神圣的一方圣地。既为圣地,就不该湮没在世事的沧桑与人为的糟贱之中,让后人反复去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值得庆幸的是,仙溪林氏大宗祠,历经千年风雨能得以保存,并且其文物保护价值被广为认可,这无疑是一个福音,对已经年久失修,已陷拆与留的争议之中的仙谿林氏大宗祠来说犹如甘霖。
“盛时修谱,太平建祠”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文规律,循着这条规律,我们得见一个民族的跳动不息的脉络和精神气节。从司马迁著《史记》到孙中山及毛泽东题写“祭黄帝陵”词,无不是心怀一腔“追本溯源,敬宗爱祖”的虔诚,足以让后人为之效仿而倍加珍惜这近在咫尺的历史遗存。
走进仙谿林氏宗祠,我们既欣慰其有幸存世,更感慨林氏后裔:“源溯中州,族衍闽台桂粤,科开外域,宗延马印新韩”,其世系传承的执着与繁茂。并对祠堂门额让“延恩”与“仰泽”二匾的含义有了一些望文生义的猜想,故而延伸此意,妄撰一联:仰泽存谱牒,延恩敬先贤”作为此文的标题。
走进仙谿林氏宗祠,我们对该祠几易祠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据仙游林氏委员会会长林德生先生介绍:唐太和年间(827-835),林氏先祖从莆田徙迁仙游肇基开族,到宋徽宗政和年间,历经300年,林氏家族已蕃衍10多代。同时,又有部分族人从外地陆续移居仙游,遂形成族群,成为仙游望族。族人重视自己姓氏的祖根宗源,渴望有个奉祀、荐祭祖先的场所。
宋政和三年(1113),龙溪知县林迪退休返乡隐居,与仙游林姓在朝为官的林豫(时知邵武军)、林敏(时任大理寺丞)等族人,共同商议筹建宗祠事宜。在他们的带领下,林姓族人踊跃捐资,创建了林氏宗祠,正厅供奉林氏太始祖殷太师比干公,以及自周至唐的列代名臣,因而宗祠初名:“名宦祠”。
明万历年间(1573-1619)“名宦祠”历经460多年的沧桑,斑驳颓废。当时兴泰里济川名贤林爱云,目睹“名宦祠”日渐破旧,再三倡议重修,得到其子林琯、林琨兄弟和孙辈林清伟(万历间任合水、浦江知县)等赞同,时任海丰县丞的林爱、户部郎中林一飞、举人林明皋.、林钟英等族人也积极响应,终于筹集巨资,对“名宦祠”进行大规模的翻建,并将“名宦祠”改名为“忠孝祠”,寄望后昆传承忠孝家风。
清同治年间(1862-1875)仙谿林氏“忠孝祠”又历经300年,原建筑物多年严重损坏,急需修葺,当时的林姓前贤友梅、孝廉、玉琅、玉树、观光、广文、步德、正山等共同商议、并获得时任直隶州知州精英,六安州知州国宝、惠阳县令幼英、进士发荣等宗贤的支持,筹集资金,再次重修“忠孝祠,竣工后更名为“仙谿林氏大宗祠”,厅堂命名为“忠孝堂”,堂号延续至今。
听完林德生会长的介绍,我们心中累积了一种感慨:是啊,一个宗祠的得以保存,绝非是建筑的本身,它承载的是情感、是文化、是信仰、乃至是维系一个宗族血脉的脐带。正是因为它承载了林氏先贤血浓于水的情感,千百年来,多少林氏后裔,在此拜别祖宗,漂洋过海,去打拼事业,演泽了精彩的人生;说它是文化,凡是走进祠堂的人,无不被其各种精湛的雕艺所吸引,石雕、砖雕及木制的斗拱、驼峰、雀替都是古代建筑艺术的结晶。尤其是大门前檐下构件的木雕所饰的形态各异的历史人物,不但造型生动,刻工精致,且充分诠释了一个宗族所追求的精神品格。祠中的石柱联所书的:“忠孝有声天地老,古今无数子孙贤”,“南渡衣冠推著姓、清源谱牒衍馀庆。”和“中州衍派本源长,深谷猗兰奕叶鲜”等又何尝不是一个姓氏繁衍的见证。说它是信仰、是维系一个宗族的血脉纽带,是因为该祠堂之上供奉有自商朝林氏太始祖殷太师比干至清朝探花宜春公等四十八位先祖的灵位,有了这些灵位,就可让林氏后人,“总叨祖德,籍表明恩”,有了这些灵位,就可让林氏后人愈发地知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万重山 陈国树)

明代砖雕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