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屡试不第弃功名 卓狂林颠成知己(上)
爷爷临终前的期望,也曾激励过兆恩发奋读书,同样是受到爷爷在东山樵舍设立讲坛、宣传王阳明心学的影响,使他在每读一本书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夹带一些现实的思考,而这些现实的思考,是需要求证与探究的,这就为其通过科举博取功名的人生规划埋下了最大的隐患。
嘉靖十八年,他去福州应省试却落选而归,三年后,他再次前往福州应秋闱试,还是名落孙山。两次的考试不第,空耗的不仅仅是他六年的大好光阴,也让他不得不开始反思,科举这条路是不是适合自己走。今后是继续锲而不舍去求取功名利禄,还是归于本意,去探究理学的究竟,相比之下,兆恩更愿选择自己想做的事,就连目不识丁的黄七,也已看出端倪,他宽慰兆恩道:“太老爷临终前的嘱托,不过是一个心愿,这些年你也的确为此努力过,可人执拗不过的是命。”
黄七的此番话语还不足以排解兆恩心中的郁闷,但也从另一个角度,让他有了些许看淡承诺的理由。孙夫子不是也主张天下读书人要:“穷则独善其身,富当兼济天下”吗?如果把两次落第视为仕途的穷尽,恐怕不是一件坏事,况且,人在世上未必只有一种活法,一种选择。
兆恩最终有了自己的选择,他决意丢弃功名之愿,去实现一种更广博的精神追求,他甚至不顾家人的劝慰,不惜抛开世俗的天伦之乐,象苦行僧一样,开始游历于山川涧水间。兴趣来时,一天走上百十来里也不觉得累,每遇好的景致,更是流连忘返,物我两忘,他时而触景兴咏、纵情高歌,时而卧石仰天、悠然酣睡,以致于十日不归,半月无踪也是常有的事。
家人都替他担心,父亲万仞时常会在妻子李氏和儿媳陈氏面前絮叨几句兆恩的不是,可每当兆恩游历而归,见其被日头晒得与乡野农夫无异,同属读书之人,又不免心生怜悯,不忍再去责备。他深知兆恩因受数次科举不第,所随的打击有多大,尤其是偶尔谈到兆恩游历归来所写的那些诗文,更有一种护犊之情油然而生。
作为父亲,他深知再去强扭兆恩往科举这条路上走,恐是已无可能了。
嘉靖二十三年,万仞病逝,遵照家父的遗愿,兆金、兆恩、兆居三兄弟,把家中尚有的千金债券、全部还给了那些负债的人取消了他们所欠的债务。
万仞出殡的那一天,兴化城内前来林府悼念的排成了长队,许多被林家免债的人,甘愿为万仞披麻戴孝,扶棺送至墓地仍久久不肯离去。
黄七在万仞满七七后,谢绝了兆恩三兄弟的一再挽留,和赤柱巷口豆腐坊的陈寡妇合成一家了。黄七不想成为林府的累赘,虽说三位少东家都是仁德之人,但越是这样,就越没有理由继续留下去。
两床被子合盖在一张床上,便是黄七和陈寡妇的婚礼,从此,黄七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陈寡妇也不再被街坊邻里喊着“未亡人”。
兆恩经常会到豆腐坊来坐一坐,与黄七聊上几句。兆恩爱吃刚出锅的豆腐脑,黄七见到兆恩来了,都要盛上一碗,端到兆恩的面前。
两人虽为主仆,但感情犹如兄弟。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万仞病逝后不到两年,林府再次挂起了白灯笼,兆恩的叔父万潮又死于江西赣州的任上。兆恩和家母李氏、大哥兆金、弟弟兆居商量,决定由他和叔父在老家的几位生前好友一同赴赣州抬回叔父的尸体回兴化安葬。
近千里的路途足足走了一个多月。在赣州逗留期间,兆恩专程去拜访了王阳明的私淑弟子罗洪先,请他为叔父林万潮作墓志铭。
罗洪先是林万潮的挚友,他见到兆恩便以世侄称之,当罗洪先得知兆恩来意后,只叫兆恩稍坐,而他表情凝重地走进书房。
想起兴化林家与恩师和自己的渊源,想起好友生前的音容笑貌,他只用了一个时辰,就把林万潮的墓志铭写就,文中既有:“质美而力足以任重者”的赞美,也有不乏痛失良友的惋惜。正是有了这次的相会,兆恩和罗洪先竟成了莫逆之交。也可以说,罗洪先是兆恩日后参儒佛、识心学的引路人。
在此后频繁的书信交往中,兆恩毫无隐讳地坦露自己绝意功名的心迹,兆恩既不甘于做嗟来之食的黔娄,怀揣瑰宝而不遇的卞和,表明宁可弃于东市也不愿做与炙手可热者合流的嵇康志向。
祖父、父亲和叔父的先后离去,让兆恩原本就很低落的情绪愈发的消沉,正当他徘徊在人生十字路口,思想即将发生重大转变时,他与本邑南渚林道士卓晚春相遇了。(待续) (万重山 蔡文俊)
连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