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莆阳王氏源远流长,英才迭代辈出,数不胜举,明末忠烈名臣王家彦数百年来更是以清正不阿独享世尊,其“挑钱兰溪去做县”的君子之风,至今仍为莆仙王氏后裔引以为傲而津津乐道。这句广泛流传的莆仙俗语,道出了这位莆阳王氏先贤为官清廉、造福一方的高尚品德。
王氏后裔、当代莆籍作家王鸿在纪念其先祖王家彦的《甲申祭坛上的孤独背影》一文中指出:“这是晚明一位绕不过去的历史名人,一位政绩卓著的廉史贤臣,一位铁骨铮铮的伟丈夫。”
正如王鸿先生在文中所述:作为一位传统儒家教化出的士大夫,一位直清真慎、鞠躬尽瘁的贤吏,一位精忠爱国、舍身取义的孤臣,应该说,王家彦是一位虽死犹生的烈士,一位虽败犹荣的英雄。我们不能以后世人的价值体系,抛却三百多年前中国的历史现实,对他作道德观念上的苛求。何况他对时局及国计民生的许多思想看法,至今仍不失为远见卓识。“人心仍在,青史犹传。”
对先贤的缅怀与纪念永远不会过时。
自今起,我们将在“民俗”版上分期刊载,由莆阳奎山王氏裔孙、莆田市姓氏源流研究会王氏委员会负责人王金良先生主编并即将付梓的《忠烈流芳——王家彦纪念文辑》一书的部分章节,以飨读者,并以最真挚的情感来缅怀这位可歌可泣的伟大先贤。
王家彦(1588—1644),字开美,号尊五,福建莆田人。为人高视阔步,有大志,不拘小节,与人谈义侠事,辄心向往。谓丈夫自期待,应如汉伏波将军。明天启二年进士。授开化知县,调兰溪。皆有惠政,民赞之曰神君。擢刑科给事中,屡迁户科都给事中,崇祯十二年起吏科都给事中。在谏垣十年,弹击无所避,权贵敛手。擢大理寺丞,进本寺少卿。十五年迁太仆寺卿。四疏言马耗之故,请行官牧及金牌差发遗制。帝手其疏,语执政曰:“家彦奏皆善。”敕议行。顷之,擢户部右侍郎。都城被兵,转任兵部右侍郎,协理京营戎政。即日登陴,阅视内外城十六门。雪夜,携一灯,步巡城堞,人无知者。翊日校勤惰,将士皆服,争自励。初,分守阜成门,后移安定门,寝处城楼者半岁。解严,赐宴午门,增秩一等。十七年二月,廷推户部尚书。帝曰:“戎政非家彦不可。”特留任。李自成率部进逼京师,廷臣分门守,家彦守安定门,备御甚力。因中官有与贼通者,为内应,城遂破。家彦望阙叩头,投城下,不死,自缢于民舍,遭贼焚,残其一臂,仆收其余体焉。南明弘光朝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端。清顺治九年,钦赐给地建祠,予祭三坛,谥“忠毅”。《明史》有传。擅诗文,工书法。行世有《王忠端公文集》。
《忠烈流芳——王家彦纪念文辑》序
从遥远的北国黑龙江黑河,来到了祖国的南大门——海峡西岸的木兰溪畔,十多年来,我渐渐融入莆田的文化圈,对莆田市的地方文化亦颇感兴趣,于是便毅然加入到妈祖文化研究的队伍中。今应莆仙王氏委员会的邀请为王氏家族先祖、王氏家族政界泰斗、英烈楷模王家彦的纪念文辑作序。俗云“天下王氏五百年前是一家”,作为王氏苗裔义不容辞,乃欣然命笔。
王家彦(1588——1644),字开美,号尊五,福建莆田人,莆阳奎山王氏后裔。明天启年间进士。明崇祯十七年甲申北京殉难文臣。时任兵部右侍郎,协理京营戎政。南明弘光朝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端,后改谥“忠毅”。擅诗文,工书法。有《王忠端公文集》传世。
千百年来,在莆阳历史上为官之人不可谓不多,而为官又千古留美名的王家彦首屈一指。王家彦无论是屈居县令,还是在朝为官皆能恪尽职守。可谓牧民有方,为官有道。
王家彦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初任开化县尹,施政有方,取民利者行之,其有不便则予以整改。家彦带头捐三年俸薪,倡修县城城墙。城中绅衿感其义举,踊跃捐资竟达三千余两。因其政绩卓著,百姓赞誉其为“神君”。后家彦调任兰溪县令,为政一如开化,恭谦谨慎,廉洁奉公,声名远播,为此受朝廷嘉奖。“担钱兰溪去做县”的俗语流传至今,在莆仙戏中亦是久演不衰的传统剧目。
王家彦在朝为官,秉公执法,不为权贵所屈,只凭道义而为。在谏垣十年,他疏劾贪官无数,均能评列其奸邪专横罪状,革除弊端,核查隐瞒资产。他直言不讳,弹劾无所避,权贵敛手。崇祯元年(1628),思宗朱由检登帝位,王家彦与兵部主事钱元悫、工部主事陆澄源各上疏弹劾魏忠贤,揭露其罪状。勇气诚可佳,浩气贯长虹。
面对国破家亡的灾难,王家彦临危不惧,更显英雄本色。“名编壮士籍, 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三日,李自成攻陷京城之北昌平州,王家彦以烈士的凛然悲壮让世人慨叹:“国破身死吾何足惜!但主上存亡不可知,恨不追随乘舆,触死辇前,赎臣子万一之罪耳! ”“言毕,北向叩首,以谢先帝,再复南叩首,以谢父母,遂自缢死”。
王鸿先生在他的《甲申祭坛上的孤独背影》一文中对王家彦作如是评价:“这是晚明一位绕不过的历史名人,一位政绩卓著的廉吏贤臣,一位铮铮铁骨的伟丈夫。”只要对王家彦稍有了解的人就知道这绝非溢美之词,而是我们当今对王家彦这样的历史名流所做的公允的评价。
忠烈流千古,万载传华章。莆田历史上宋代曾出过刘克庄这样的爱国词人,至晚明又涌现出王家彦这样的忠烈文臣,让莆阳大地在历史的天空放射出令世人瞩目的光芒。流芳千古的历史名流令后人景仰,笔耕不辍的耕耘者更让我们钦佩。王氏苗裔不辞辛劳,金良会长尤为虔诚。经编辑同仁精心编撰,今结集为《忠烈流芳——王家彦纪念文辑》一书。此书分为“忠端述略”、“遗文荟萃”、“浩气长存”、“丰碑永矗”四个部分。“忠端述略”首辑王鸿文章一篇,是我们了解名臣身世必读的佳作,另有王鸿修编的王家彦年谱;“遗文荟萃”重点选录王家彦的诗文及奏疏;“浩气长存”为文史资料的选辑;“丰碑永矗”则是纪念诗文及楹联选录。附录部分分为:山美王氏家族概况、莆田城关公祠庙、重修王忠端牌坊倡议书、重修王忠端牌坊碑记等四部分内容。
此书内容翔实,资料丰富可信,多以古籍史料为据,编排条理清晰,井然有序,是难得的莆阳历史名人的文献资料,为学者研究地方文史的提供了宝贵的史实依据,其文献价值与史料价值是不可低估的。在当今海峡西岸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热潮中,在大力提倡反腐倡廉的今天,其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同样不可小觑。
此书将成为我们莆田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莆田这座历史名城的文化长廊增添了一道靓丽的景观。它是文献名邦古老文化与文脉的传承,是为后人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王连弟 于庚寅中秋
(作者系莆田学院教授原中文系主任)
王公神道碑
王家彦年谱(上)
●传略
王家彦(1588—1644),字开美,号尊五,兴化莆田人。明天启二年进士。授开化知县,调兰溪。崇祯二年擢刑科给事中,历工科右给事中、户科左给事中、都给事中、吏科都给事中。崇祯十四年擢大理寺丞,旋进本寺少卿,又迁太仆寺卿。崇祯十五年冬,擢户部右侍郎,因都城被兵,寻转兵部右侍郎,协理京营戎政。崇祯十七年二月,廷推户部尚书。帝曰:“戎政非家彦不可。”特留任。三月,李自成率部进逼京师,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