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回族小伙的幸福生活
【发布日期:2012-10-21】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初秋时节,余晖经落地窗反射,照在一群走出厂门下班回家的农民工脸上。孙勇骑着电瓶车,来到附近的山亭小学。校门内,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儿蹦蹦跳跳出来了,一把拉着他的手依偎在怀里。每天下班接小孩放学,一家三口在狭窄的厨房里张罗晚饭,这样的生活,孙勇已经持续了2年。虽然工作忙累,生活清贫,全家却过得幸福踏实。
“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看着渐渐鼓起的“腰包”,在艾尔艾斯企业打工的孙勇,满脸喜悦地说。
孙勇今年23岁,来自宁夏回自治区固原市泾源县嵩店村。3年前,孙勇和3000余名同乡人来到莆田务工。走出黄沙满天的乡村,孙勇开始了既艰辛又快乐的异乡生活。如今,务工有尊严,吃饭有食堂,住宿有公房,是孙勇最为高兴的事。
妻子小刘和小女儿是孙勇来莆田的第二个年头叫来的。孙勇说:“落下妻子在家,从早到晚辛苦种田挣不到钱,还不如趁着两人都年轻,定下心来在外打拼几年,攒些钱为小女儿的今后学习生活做准备。”由“单身”和工友们挤大通铺,再到租赁厂区附近的民房过“蜗居”生活。孙勇和所有的工友们一样,感受到了三口之家团聚的快乐,也经历底层生活的一丝无奈。
小女儿上学问题一直让孙勇很上心。自己因为穷没有接受好的教育,这让他感受迫切要改变人生命运的想法特别强烈,也特别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能和城里孩子一个样,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接受好的学习教育。报名需要户籍证明、户口簿,往返宁夏一趟,耗时耗力也耗钱,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求助山亭边防派出所。在两地警方远程协作下,很快就办好了相关证明。牵着小女儿到学校报名的时候,他生怕被校方以户籍地为由拒之门外。没曾想一路绿灯,学校专门为外来农民工子女设置了专班,享受和当地一样的教育。
工资有提高,吃饭有小灶,住宿有夫妻房,小孩读书有保障hellip;hellip;所有的一切让孙勇感到外来农民工越来越有尊严,越有越有归依感。有一次,孙勇在出工中被机器夹伤了手指。恰巧,边防民警巡逻到此,用警车把他送到医院,虽花去千元治疗费,但手指还是保住了。出院结帐时,公司利用“五险一金”全额支付了费用,边防民警、公司负责人还把300多块营养费送到他的家中。
三年的在外务工生活,从初来乍到讨薪维权,到工伤后的被紧急护送就医,孙勇的心里已经把当地边防民警当成自己的“靠山”。的确如此,山亭边防派出所针对辖区“妈祖城”大开发大建设,外来农民工骤增的实际,与当地劳动与保障部门、各用工单位建立了农民工维权挂钩限结工作机制。只要辖区农民工有合理诉求,任何一方必须做到首问必接,启动维权程序,限时办结反馈。三年来,这一机制帮助外来农民工解决工薪、工伤、解除合理等纠纷30多件,追回拖欠工资75万元。有了这样的就业“背景”,孙勇这些“新莆田人”工作起来更安心,也更放心。有了“家”的感觉后,孙勇和其他工友热心当地治安环境,配合边防民警开展治安巡逻、信息收集,“编外协警”当的不亦乐乎。山亭边防派出所陈立文所长甚至用“夜不闭户”描述这里的治安状况,这得益于热心的少数民族外来工帮助。
说起今后的希望,孙勇眼神中写满了对新生活的希冀。“扑下身子和妻子苦干十年,争取在莆田城里也能拥有自己的一套房,让小女儿上中学、大学。”孙勇说,我相信只要人不懒,生活总会越过越好,好日子越过越幸福! (时报记者 郑育俊 通讯员 吴志 林建明)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