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内河,就好像一个城市的血脉。近日,记者随2014年中华环保世纪行(莆田)采访组来到镇海街道下磨溪霞墩段、龙桥街道泗华溪段等内河流域看到,河道清洁人员正开船在河道上打捞漂浮物、水浮莲、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
2013年市政府启动城区内河综合治理三年行动,按照防洪保安、生态治理、景观休闲“三位一体”的原则,通过“清淤清障、水系连通、绿廊固岸;污水进管、垃圾进场、监管到位等措施,努力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治理目标。一方面通过清淤清障、拓宽护岸等措施实现主城区周边南北洋平原主干河网行洪通畅,整治后东圳水库泄洪通道安全泄量提高了2倍。另一方面通过连通引清,对北渠取水口段进行改造,实现从木兰溪干流日引50万方清水注入城区内河,实施护城河连通工程打通延寿溪、下戴河的卡口,有效促进中心城区内河源活水流。龙桥街道城市管理的负责人林清伟告诉记者:“龙桥辖区河道总长15260米,面积达438068平方米,现配备河道清洁人员12人,船只4艘,每月投入经费30万,平均每月打捞河道、沟渠垃圾约5万吨。每周不定期巡查,发现问题记录、照相形成简报抄送两办及相关部门,并及时督促保洁公司进行整改。”
对于治理城区内河污染这项大任务,保洁只是“治标”,“治本”还得靠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市政府制定了《莆田市城区内河综合治理工作方案》,成立城区内河河道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市长亲任组长,市、区、街道、村各级政府部门将形成一股开展整治保洁、污染防治等工作的合力,提出并贯彻了“三位一体”治河理念,河道治理力度、广度、精度都有较大拓展和深化,也取得了一定成效,采取清淤、清障、拓宽、护岸等措施恢复河道基本功能,同步实施沿河截污及荔枝林带景观等园林绿化工程,治理了北渠、钟潭溪、后卓溪、梧梓河、伍凤沟、金马河等15条共40公里河道。明年将继续推进下磨溪、下戴河、龙桥溪、塘头河、宫口河、望江河、笏石溪等18条89.76km河道治理,城区内河将成为“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生态河道。
在近年来的治理和管理河道中主要还存在治污难、征迁难、统筹难、筹资难、管护难等五大难题。我市城市建设起步晚,环保设施欠账多,加之我市水系发达,中心城区即有下磨溪、延寿溪、木兰溪北渠支流等多条内河,历史以来形成的合流制排水体系改造难度大,每天仍有一定数量的生活污水通过原有体系排入内河。住在镇海街道下磨溪霞墩段附近的居民陈阿姨不由得抱怨道:“从这里路过的话一年四季闻到的都是臭水味,什么东西都是从这边通到河上,这是管理没管好,还有每一个群众也是不自觉,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一个公共卫生、饮水安全的意识,这样才能管好,你如果单靠几个干部来管也管不好。政府得下决心,得有适当的管理,新建的房子盖的时候更应该要引导好截污,老房子更应该解决。”
下一步,我市将从单一到综合治理,对已完成防洪护岸的河道,进行截污、景观生态修复。从重要河段到全河长,对已实施综合整治的河段,向上下游延伸。从主要河道到全流域,完成主要行洪通道整治后,着重实施连通、互通河道整治,努力打通无尾沟、断头沟、卡口点,实现水系连通。坚持源头控污、沿途截污、全程纳污的原则,结合河道整治同步实施沿河截污工程,做到河道整治到哪里,截污管网就延伸到哪里。研究实施江河湖库水系连通,通过河渠互补、泵闸联调等措施,实现引流冲污、调洪冲污、换水治污、引清补水等目标,确保水体灵动,水质清洁。建章立制,常态维护,制定河道综合管理办法,制订保护河道乡规民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共同有效管理和保护河道,维护河道健康生命。实施常态化投入、社会化养护、专业化疏浚。养护资金列入财政每年预算,养护工作由社会承包,配备挖泥船等疏浚工具开展专业化疏浚,变突击为常态,保有水量、保持水质。 (时报记者 吴芹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