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难以忘怀的知青岁月
【发布日期:2015-07-19】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杨祖良

七月五日,风和日丽,天高云淡。庄边镇岫山村鞭炮齐鸣、热闹非凡。全村上下挂红幅搭彩棚,欢欢喜喜迎接“岫山交通知青农场四十周年恳谈会”的举行。
几十名当年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上山下乡的知青,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欢聚一堂举行恳谈会。恳谈会上,大家抚今追昔,浮想联翩,往事如烟却又历历在目,触手可及。知青和乡亲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回家了”“到家真好”。每个人心中都有许多话要倾诉却又欲语哽噎,毕竟,“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岫山村接受知青分两阶段,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是插队落户,仅几个;中期,随湖南株洲经验——社、企联合办场、点集中安置知青——推开后,来自原莆田县交通系统知青先后共49名,来到这里上山下乡。
岫山村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全国大办农业期间,县交通局在这里开办了一个规模不小的农场,可容纳百十人住宿并从事生产。宿舍楼、大礼堂、食堂等设置以及农具一应俱全。
一九七五年七月五日,时任县知青办常务副主任邓红都、庄边公社(现称镇)办公室主任蔡文章、交通局政工股股长李玉森等领导联袂前来,举办隆重、朴素的交接、开办仪式。根据株洲经验,知青农场由公社、交通局共同管理,但农场开办后,具体事务均由时任大队(现称村)支部书记郑金志及党支部负责开展工作。
岫山村是老区,具有光荣传统,他们特别有责任、担当。为了办好知青团,大队(现称村)一次拨发水田三十亩、旱地若干亩、竹林一片;并将村小水电站(原交通局办场时建成)、米粉纳入农场经营,尽可能有点创收。
为了让知青学会农事,大队抽调九名年富力强老农编入农场,起到很好示范作用。
诚然,毕竟城乡二元结构性矛盾根深蒂固,以及其他原因,广大知青很难做到“扎根农村干革命”,这段史实央视已有如实详尽展播,这里不赘言。好在历史迎来了转折,到一九八零年底最后一批知青也安排回城就业,岫山交通知青农场也走完了近六年的历程!
这些知青六年中,有上学深造的,有参军招工的,他们中有不少人表现出非凡才智,比如黄如源、林志坤,他们在厦门、闽南一带,把企业办得风生水起;又如蔡景培、方加华任职市公安局、市卫生局;还有一些任各自部门单位领导也有不错业绩。更多知青也在各自岗位上,兢兢业业,努力工作。
如今,这些知青都在六十上下,几十年走南闯北,滚滚红尘,阅人无数,但记忆最深处的,仍是那一段挥拂不去的峥嵘岁月,他们最难忘的是岫山村干群的无私和热情,以及勤劳俭朴、安时守顺的精神。这都给他们后来克服工作、生活时遇到的困难,起到不可或缺的激励作用。所以,每一位知青都显得特别能吃苦、坚韧和刚毅。
恳谈会上,知青们欣慰地看到,托改革开放之福,生产大发展,村子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块浸染了鲜血的土地,山更青了,水更绿了,重峦叠嶂,满目葱茏。村民绝大多数住上了新建的别墅楼,仿佛置身于欧洲的庄园城堡。
四十年恳谈会已经过去了,但在每位知青心中,岫山早已定格为一个乡愁,那情,浓到深处,让人潸然泪下。每个人都知道,无论走到哪,这里都有一个共同的家,这里有日夜牵挂的亲人!那一段滚滚红尘,早已化为一生牵挂的情怀。
不要问我为什么眼里常含泪水,是因为我对你爱的深沉。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