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珠
偏僻的南日岛上,有这样一位老人,放着退休后清闲自在的日子不过,却任是愿意倾其所有,守着海岛的家,千辛万苦粘贝叠螺,寄情于物,深深把党记心间,以自己个人独特的方式来宣传党。
这位老人叫张宝珍,别名张迷仔,南日岛土生土长的原住民。他其貌不扬,精瘦的身材,黎黑的脸,矍铄的目光,半旧的T恤衫和皮带,让人感觉就是一邻居大爷,没有什么架子与气场。但在岛上,很少有人不认识他。
爱党情怀
说他是“名人”,是因为《福建日报》《湄洲日报》都先后报道过张宝珍的事迹,在莆田电视台的《走进南日岛·南日缘(下)》中,就出现过他的身影,作为南日文化剪影的一部分。新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只要在百度上输入“南日张宝珍”,准会出现一大排链接,让人赞叹不已。
退休后的日子里,张宝珍不吝余力,终日与海贝、海螺、珊瑚、海树等为友,还在岛上建起了以“红色贝螺海洋”为主题的私人展览馆,免费对外开放,成为南日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展览馆位于镇政府附近,共占用住宅三楼面积约三百多平方米的空间,陈列着张宝珍这二十年来苦思冥想、匠心独运创作而成的贝类艺术品。
走进馆内,正中是一幅“共筑中国梦”书法作品,囊括整个展览馆的主题,也是张宝珍这一生的写照。一层展柜上陈列的多是由贝壳、海螺等粘合而成的“平安鸟”“幸福鸟”“鸳鸯鸟”等,惟妙惟肖,做工精致;二层夹楼上,摆放的主要是珊瑚树、海树、乌龟壳等标本;踏上木阶,三层的世界豁然开朗,更让你惊叹连连,四周梁上挂满了由小贝壳粘合成字形的“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等,都用镜框装裱。由海螺相叠、组合而成的螺灯,简单又大气,螺灯上刻着红色的字,遒劲有力,夺目耀眼,多是围绕近代以来建党、建国、建军大事记,比如“遵义会议”“古田会议”等,走一圈等于在重温建党建国以来的历史。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等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螺型字样也格外引人关注。
物是人内心的投射与外化,观赏着这一件件凝聚着老党员爱党情怀的工艺品,我对张宝珍的敬意油然而生。
党恩铭记
张宝珍出生于南日岛岩下村,世隶耕,十多岁便成了孤儿。心善的姑姑,不顾自己家徒四壁,将他接来抚养。有了姑姑的疼爱,加上左邻右舍的接济,他得以成长。
1958年,张宝珍入伍当了兵,两年后就加入中国共产党。都说部队是熔炉,二十年时光,32833部队守备3师将张宝珍锻造成具有钢铁般意志的军人,同时部队也是张宝珍迅速成长的摇篮。他进部队扫盲班学习三个月,经过刻苦学习,从一个目不识丁的农家娃蜕变为能读书看报的战士。他脚踏实地,听党的指挥,听部队的话,从担任班长开始,先后历任过排长、指导员和团、师里的组织干事。无论在哪个岗位,张宝珍都能胜任职务。部队要求战士们每天读报一小时,作为连队指导员的他为了给战士们讲解,自己先阅读看报,然后结合自己的理解,深入浅出,脱稿讲解,深受战士们喜欢。在部队,他渐渐熟悉了党史、军史,更加坚定了信仰于党的决心。因成绩显著,张宝珍荣获部队“三等功”两次、“五好战士”两次。
1978年,张宝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部队,转业到平潭县工商局工作,工作了十年,后又调回莆田南日工商所,一直到1998年退休。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因平潭特殊的地理位置,走私活动猖獗,在省政府的指示下,当地积极开展专项打击工作。面对黄金、茅台、手表、烟酒等琳琅满目、价格不菲物品的诱惑,张宝珍以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身份交上了一张张满意的答卷:一次,在抓捕走私犯的过程中,走私犯四散逃逸,一块一两四重的黄金被遗弃在张宝珍脚下,但张宝珍不为所动,如数交公;还有一次,一个衣衫褴褛的走私犯女家属塞给他一个手电筒,并苦苦哀求他关照,张宝珍打开手电筒后发现里面塞满了钞票,连忙赶上她说:“拿走吧,你的心情我理解,我会根据你丈夫的认罪态度和立功表现合理办案的。”廉洁自律、公正无私就是张宝珍在工商部门工作的标签,赢得同事们的尊重。
有人说张宝珍傻,放着清福不享,却浪费钱物去做杂七杂八的事。他说部队教会我做人,我就是在共产党的教育和培养下成长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发挥余热的我。话语质朴,句句真情。
晚年似霞
1998年退休后,张宝珍的日子一下子变得清闲,不愿离岛去城里生活的他常常去海边散步。在与渔民的交谈中,张宝珍萌生出拾掇“海洋垃圾”变废为宝、物尽其用的念头。看到这些光怪陆离的海螺、贝壳等,张宝珍爱不释手,将它们统统搬回家。物与人的结识也是需要机缘的。有一天,他在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的节目里,看到有人收藏了一件唐代用海螺做成烟斗的工艺品,上面还刻着字。他激动万分:变废为宝,雕文刻字,我也行!即使哪天我不在人世了,贝螺也仍然可以宣传党。
从此,张宝珍走上了“怪”路:一边省吃俭用,投入退休金,买来胶水、刻刀等工具,琢磨出一件又一件工艺品,一边跋山涉水,继续艰辛寻找他的海洋宝贝。
之前没有一点点的创作经验,全凭自己的想象,仔细观察之后,张宝珍的脑海中便有了雏形。胶水气味刺鼻,黏性极强,戴着手套干活又不方便,手上粘上胶水、皮肉分离、手指被刻刀弄伤等等,这些小事在张宝珍看来不屑一提。
成品出来后,渐渐地,张宝珍的“怪”与“痴”被更多的岛民们知道。于是,有上门索讨工艺品满意归去者,有主动送来海螺、贝壳表达敬意者,有帮忙运货、印刷刻字者,甚至,有人慕名前来求购工艺品,送给远在新加坡的朋友。点点滴滴,感动着张宝珍,坚定了他继续走下去的决心。
潮涨潮落,日日不变,张宝珍早起的习惯一如既往。每天凌晨四点多,他就出发前往计划好的寻宝点,风雨无阻,有时要徒步两三个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他每年都要磨破五、六双鞋。近几年,海洋宝贝越来越少,有时只收获一两枚贝壳,也会让他欣喜若狂。很难想象一古稀老人沐着晨曦、披着雨幕、冒着风沙一路前行的情景。归来后,匆匆扒拉几口早饭,他又马不停蹄投入创作中。
张宝珍退休后的“怪”行为,赢得孩子们的理解、尊重和支持。虽然占用住房、耗资可观,是一件肉疼的事,但是孩子们对张宝珍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精神还是颇为称道。张宝珍时常嫌弃展览馆的地盘不够大,儿女们戏谑估计买下莆田古谯楼广场都不够展览。可是大家又深深地理解张宝珍浓郁的乡土情结和拳拳的爱党之心。
坚定信仰
晚年的张宝珍赤诚地守着海岛的家,听涛枕海,粘贝叠螺,他用大小约2万余枚的贝螺创造出一个“红色贝螺海洋”的世界。对于这些工艺品,张宝珍如数家珍,同时也忧虑着:海岛气候潮湿,海风咸咸,贝类保洁、黏性渐弱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子侄辈们忙于工作,不可能回来守着数量庞大的工艺品。曾经有一个收藏家出价二十万欲买走这些宝贝,张宝珍当场拒绝。他担心这些宝贝一旦成了某些人获利的途径,无疑是亵渎他多年来的心血与初衷。海洋宝贝们将来何去何从,张宝珍忧虑之后释然:水木枯荣,竹石消长,万物自有归宿。他的归宿就是有生之年,坚定自己心中的信仰,以平民的方式,宣传党与国!
南日岛上礁石丛生,风高浪急,张宝珍就是海岛礁石上的灯塔,照亮一方天,指引一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