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滥(乱)穿衣。农历四月和九月不怕冷的人穿着半袖衫,怕冷的人却穿着寒衣。禀赋各异,世间因而五颜六色,自由乃天地造化与世界本色。
闰三嚎哦哦,闰四嚎记记。农历三年一闰,五年两闰,七年三闰。旧时三、四月称为“粮尾”,青黄不接,且又阴雨绵绵,粮草都缺,最是难过。如果碰上闰年,且正好遇到闰三月或闰四月,凭空把“粮尾”延长了一个月!看儿郎啼哭,父母只能伤心流泪空安慰,空叫奈何。
四月廿六四向风。传说这一天之内如果刮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风,早稻就会大丰收。我也经历过这样的四向风,农家心里总是闪烁着希望的光。
芒种不出稻,夏至稻出齐。芒种到时水稻不会抽穗,但是到夏至就抽穗齐了。一到“粮尾”时,农家便巴望着早稻成熟,一天挨着一天巴望着。
蝉叫二十天可割稻。原来蝉在提醒农家振作!
十日齐,十日垂(hié),十日落灶前。十天之内抽穗齐,过十天,稻穗灌浆下垂,再十天,这时大约是小暑过后五天,早熟的稻子可勉强收割了。岁月催人老,可是这时却巴望日子快一点。
小暑希怀。农家在早稻成熟之前为了济急提前开镰,割一点稻子充饥,莆田话音叫“希怀”,“希怀”往往是在小暑那一天。
六月初三雨,昼夜秋分天。很灵验的农谚。六月初三下雨,这个夏天就会多雨凉快,但未必都是好事。经常下雨,空气湿度大,人比较容易生病。稻草、谷子也不容易晒干,刚晒出来,看看又要下雨了,又得收起来,如此多次反复,令人疲惫不堪,乃知祸福相依之理。
六月北风告当当。莆田南北洋平原夏天一般刮东南风,下半夜常刮西风。一旦刮北风或东北风,则是台风要来了。南洋平原话音“告当当”原来指的是稀饭稀到都是汤,几乎看不到米粒的样子。说天气“告当当”,意思是“到处都是水”。过去木兰溪流域河道弯曲,年年台风暴雨闹水灾,田野上都可以撑船。我老家人们在听到微小的北风或东北风吹动窗户的异样声音时,就警觉到台风要来了,比气象台的台风预报会早三、四天。这个时候天空出现的云不相连,而是一朵跟着一朵,如母猪列队前行,老家人们称这种云叫“猪母云”。“猪母云”会从热带风暴刚形成持续到台风结束。台风刮的是东北风,登陆后转为东南风,往往伴有大雨或暴雨,莆田话称为“车东南马”。“东南马”之后的第二天早晨若有西风,天就放晴了。这叫做台风之后“出西风”。如果没有出西风,则预示雨还要再下。有的台风整个过程都没有下雨,叫“干多炒”,会把你热死。
北动南风岸(ǎn)。岸是伟岸高大。在南洋平原上看,北面有闪电,一般不会下雨,但是第二天会有大南风。
西舐没灵味。如果西面有闪电,不必去理睬,一般不会有雷阵雨。
赤营舐,抱仔走(zǎo)门里。这个谚语灵验,我怀疑“赤营”应该是东峤镇的“赤歧”之误。赤歧在南洋平原的东南方向。如果闪电在东南方向,雷阵雨说到就到,抱孩子跑进门内都来不及。
雷拍昼,雨现到。雷阵雨,莆田人叫“西北雨”,通常是在午后,雷越早越可怕,雨也越大。如果中午打雷,雨马上就到。如果傍晚或夜里才打雷,那就叫“西北尾”,即使下雨也是小雨。莆田有“西北雨”时,常常是连续几天。但是第一个雷阵雨往往是小范围小中雨,一般是第二天雷阵雨才会下到南洋平原上,所以老家有“第二个西北(雨)”的说法。第三、四天下“西北雨”可能性也比较小。
西北雨不过阔口桥(也称“西北雨,不过路”)。“西北雨”来去突然,常常是桥或路的这边有,那边就没有。
乌云入河街,西北十八个。晚上看到一块乌云孤零零地飘过天河(银河),这是很奇异的天气现象,常常会连续下十几天的雷阵雨。
早田(早季)南洋割到北洋,下季北洋割到南洋。旧时有田地又没有足够劳动力的人家通常要雇佣短工割稻子。短工来自“界外”,他们的农作物主要是地瓜,所以早稻成熟时他们家里没有农活,就出来受雇赚钱。南洋平原上稻子割完了,北洋平原上水稻也成熟了,他们从南洋平原一直割到北洋平原。晚季水稻却是北洋平原上先成熟,所以他们就从北洋平原一直割到南洋平原。农家顺应天时,方有岁月悠长。记得我三、四岁时,还没有农业集体化。当时,家里有六亩地,父母每天收割早稻早出晚归,也雇佣几位短工,莆田话称为“叫工”。天气很热,割收、打稻子是艰苦的农活,短工们都很认真勤快,对我们小孩也很亲切。那段时间里,我开始知道了午休叫“歇昼”,父母让短工们尽量“歇昼”时间长一些,彼此都想要明年能够继续雇佣。有一回,一位短工中暑,中午突然肚子痛得厉害,我父亲拿一种叫“普济水”的药给短工服用。不一会儿他就感觉好多了,还坚持下午去劳作。我虽然很小,但就已感受到世间的美好,知道人间自有真情在。(朱祖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