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艰辛困顿的日子里,靠供职于莆田县糖烟酒公司的妻子林独秀32元的月工资,也靠不时变卖家具,苦撑全家7口人的生活,艰难维持5个孩子上学。陈禅心的第三个儿子陈季衡(出生于1950年),是陈禅心落难后期最坚定最得力的伴行者。长大懂事后的陈季衡,认定父亲遭的是桩冤案,便力促父亲坚定意志,坚持上诉。他陪父亲到县、地区、省、北京,一级一级地上诉,历尽千辛万苦,陪同父亲忍受无数屈辱怨气,却毫不气馁。1983年5月6日,莆田县人民法院一纸彻底平反的公文下来,71岁的陈禅心抖手接过,感慨万千,两行浊泪无声流下,急集白居易诗句云:“从此得作良人身,先遣和风报消息!”
改革开放的东风吹来,陈禅心枯木逢春,其人生道路和诗文创作又一次喷射出耀眼的光芒。他虽已步入暮年,却仍精神焕发。他硬是挤出微薄的家庭经济收入,买回新出版的20本整套全唐诗。他撰写发表了许多回忆抗日战争的文章,思念往日人与事,宣传抗日精神。《风流儒雅亦吾师》《柳亚子先生为拙作题词》《深切怀念于右任先生》等,每一篇都饱含着对故人的浓情怀念。1985年10月12日,他应邀赴重庆参加中国文联、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国郭沫若研究学会联合举办的“郭沫若在重庆”学术研讨会,是福建省到会的唯一代表,被《人民日报·海外版》《福建日报》《福建侨报》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成为改革开放新时期他参加社会文化与海外联谊活动的转折点。1986年3月27日,他被聘为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他热心参加省内外各种文化活动,1994年12月10日,他被评为“莆田市城厢区模范市民”。晚年的他,最倾力做的事,正是回忆抗日往事,弘扬抗日精神;联系两岸友人,呼吁和平统一。诗人以无比兴奋的心情,用诗词和文章记录新的生活,展示改革开放新时期欣欣向荣的社会景象,写下了数千首诗词,出版了《海峡和平合一家》《世界和平颂女神》《江汉词抄》《湄潮词抄》《归鸿词抄》《陈禅心文集》等多部诗文著作。
享年93岁高龄的陈禅心,其个人命运总是主动或者被动地与中华民族坎坷曲折的命运紧密结合,使得自己的艺术创作深深扎根于时代的土壤之中,成就了他诗词作品内容的丰富、见解的深刻。
记载历史风貌的时代强音
陈禅心的诗作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反映出中国各个时期的时代风貌,共计诗词7300多首,文史资料文章208万字,起止时间为1931年至21世纪初,跨越60余年。最值得关注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抗倭集》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归鸿词抄》等力作。作为一位亲身参加抗战的军人,他以诗的形式记录所见所闻,真实反映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热情讴歌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期间涌现出的杰出人物,深沉关注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生死存亡的苦难命运。诗人站在历史的高度,笔端触及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9月3日几乎所有侵略与反侵略的重大历史事件;又站在全民族抗战的高度,以大量的篇幅歌唱民族团结抗战、国共两党合作抗战的大事件。陈禅心常喜欢运用集唐诗佳句的手法创作诗歌作品,得心应手,意境翻新。写《国共两党合作抗日》(集王建):“马蹄车辙山川遍,图画天文彩色新。”诗句衷心赞誉凝聚全民族力量共同抗战的救国新路子;写《夜闻八路军平型关大捷》(集杜甫):“律中鬼神惊,君看磊落土。远夺戎虏场,风雷飒万里。”该诗高度评价了八路军抗日的赫赫战功;写《台儿庄大捷》(集李白):“战鼓惊山欲倾倒,败马号鸣向天悲。汉家战士三十万,意气相倾山可移。”该诗热烈赞扬了中国军队毙伤日寇两万多人的丰功伟绩。
陈禅心服役于当时新兴的中国抗日空军部队,熟悉的空军部队生活,使他有条件以此为内容写出许多优秀诗篇,让人领略到中国空军曾经创建的战功和风采。《赠飞将军》(集唐诗):“飞声向远空(张濛),千里一朝通(周存)。扫得天衢净(穆寂),将军胆气雄(杜甫)。”该诗表现了中国雄鹰凌空歼敌的英勇气概;《悼李桂丹大队长空战殉国》:“焰随红日去(李白),光带落星飞(李峤)。还应雪汉耻(骆宾王),谁复搃戎机(杜甫)?”其悲愤交集、气贯山河之势跃然纸上。
继《抗倭集》之后,陈禅心又以各个历史时期为背景作诗,先后集成《沧桑集》《归乡集》《怀乡集》《剑佩集》《写心集》《白云集》等。
改革开放时期,陈禅心虽至老年,却迎来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井喷期。他的诗词作品多达数千首,接连有《归鸿词抄》《江汉词抄》《阑倚词选》《海峡和平合一家》《世界和平颂女神》《湄潮词抄》等词集问世。与抗日战争时期的代表作《抗倭集》作异同比较,相同的是都着力反映历史,都饱含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对祖国统一独立的强烈愿望;不同的是《抗倭集》大部分是集唐诗句成诗,《归鸿词抄》等词集大部分是用自己的句子作词。诗人把侧重点放在呼吁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事业上,寓宣传“一国两制”的大政方针于纪念海峡和平女神妈祖、参加各种联谊会、怀念台湾亲友的诗词之中。他在《浪淘沙·参加妈祖逝世一千周年学术讨论会》中写道:“海峡和平颂女神,古今中外一奇人。数朝封典功昭著,天与莆阳累世新。”他在《鹧鸪天·台湾陈立夫先生收阅拙作惠寄手示》中写道:“珍重云霄雁字驰,短笺胜似寸珠遗。山庄垂晚饶高论,海棹乘时盼早归。”在《霜天晓角·怀念台湾原国民党爱国元老于右任先生兼寄抗日空军诸同事》中他写道:“一群鸿雁,无复同霄汉。哪得再凌云翼?战线共,长相见。谁教袍泽散?思量难觏面。华夏天开新貌,和平事,全民愿。”这些诗词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抒发了海峡两岸人民信仰妈祖文化,盼望和平团聚的共同愿望,表达了作者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深切心情,引起海峡两岸的积极反响。他的《霜天晓角》一词经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录音,于1986年2月19日至22日对台湾广播。专访文章《原国民党“空军诗人”陈禅心怀念于右任先生》分别发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新闻》《福建广播电视报》《厦门日报》《兴化报》《世界日报》(菲律宾)等报刊杂志上。1989年5月,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名誉主席的屈武为陈禅心的《海峡和平合一家》作序,一开头就回忆说:“经历过抗日战争的老一辈人可能还记得,当时蜚声四川重庆诗坛的国民党陆军、海军、空军三军诗人分别是抗日爱国将领、‘陆军诗人’(亦称‘丘八诗人’)冯玉祥将军、‘海军诗人’萨镇冰将军、‘空军诗人’陈禅心同志。当时陈禅心最年轻,著有唐诗集句《抗倭集》歌颂抗战英雄,声讨日寇暴行,鼓舞抗战士气。”对《海峡和平合一家》诗作,他则赞曰:“内容健康,情真词切,格调多样,文字清新,感人肺腑,充满了海峡两岸同胞的情谊和时代精神。”他还认为:“禅心同志可称一位热心闽台文化交流、促进海峡和平统一的爱国词人。”
陈禅心的人生经历及诗歌创作经历给我们两点有益的启示:当个人奋斗融入祖国和人民的命运之中时,便焕发出瑰丽的光彩;生活永远是文艺创作的肥沃土壤。(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