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17年以来,秀屿公安分局将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宣传作为刑侦工作的重点,立足辖区实际,狠抓责任落实、重点对象、资源整合三个方面,不断加大力度、拓展广度、增加深度,推动防范宣传模式从简单粗放向集约高效转变,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了“两升两降”的目标。一是诈骗案件破案数大幅提升。1-7月份,共破获诈骗案件9起、比升350%,破案率13%,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二是抓获犯罪嫌疑人数大幅提升。1-7月份,刑拘诈骗犯罪嫌疑人4名、与去年相比上升100%。三是诈骗案件发案数下降。1-7月份,共立诈骗案件73起,比降5.2%。四是群众经济损失大幅下降。通过宣传造势,群众防骗意识和能力全面提升,1-7月份,电信网络诈骗群众被骗损失金额165.26万元、比降27.51%。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快速止损6起,成功冻结止付5.89万元。
突出责任落实,加大防范宣传力度。抓好任务分解。明确每个辖区派出所制作1条横幅或者LED在辖区醒目位置宣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并对责任区企业单位和校园宣传率达到100%等工作任务,确保社区民警宣传防范工作有目标、有标准、能落实。创建打击电信诈骗法制教育基地,秀屿区首个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教育基地在莆田第二十五中学正式建成,并组织群众、师生定期接受防范教育。
突出重点对象,拓展防范宣传广度。开展防骗宣传“进校园”活动,为辖区中小学校众多师生开展讲座8场,发挥“小手牵大手”的作用,引导学生家长增强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和能力。围绕社区居民群众,开展防骗宣传“进社区”活动,在小区门口、楼道口前等群众出入的必经之处,粘贴醒目的“警方提示”,介绍防范诈骗知识,使群众时刻保持戒备之心,同时通过网格员制作二维码门牌证在上门走访过程中进行防范教育,使宣传内容深入人心。
突出资源整合,增加防范宣传深度。利用网上平台。在微信公众平台“莆田公安”开辟防诈骗专栏,发布宣传视频、防范提示、典型案例、防范技巧等信息30余篇;利用信息发布平台,向辖区群众发送防骗短信,通报新型诈骗手段,掀起“微信+短信”宣传攻势,提升防范效果。(黄华 凌明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