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油茶林,带富一方人”。近日,笔者在仙游县云居山茶果专业合作社位于游洋镇石里村的的太子山庄油茶基地看到,10多名农民正在给油茶园除草、施肥,它们像耕田一样精耕细作。目前,油茶主产区之一的游洋镇,在石里、金石、龙溪、河星等村如火如荼建设1450亩的油茶示范基地,被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名优经济林项目,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太子山庄负责人陈伟胜乐呵呵地说,“油茶种植已从粗放式经营转为标准化建设、集约化经营,生产效益和规模效益非常可观,油茶产业已经成为仙游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许多农民‘足不出山’就可以从‘绿色银行’里取款啦!”
据悉,油茶被誉为“长寿之树”、“东方橄榄油”,具有一次种植、多年受益的特点,稳定收获期长达80年以上,盛产期亩均产值高达三四千元,经济、社会、生态三种效益十分显著。作为传统的油茶种植大县,仙游县油茶栽培历史悠久,据县志记载有1000多年历史,在仙游县的菜溪、游洋、石苍、钟山等北部山区乡镇,地理气候对油茶生长十分有利,纯天然野生油茶林多且有数百年粗加工茶油的传统,至2015年底全县种植面积仅有3.2万多亩,还具备广阔的增长空间。
近年来,仙游县委、县政府定位“绿色崛起”发展战略,特别是在推进北部富美山区示范带建设中,高度重视油茶产业发展,紧紧抓住国家扶持油茶发展和扶贫开发攻坚的政策机遇,以发展高产油茶产业作为产业精准扶贫的两大特色产业之一,出台《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计划在2016-2020年里每年规划发展油茶1万亩以上(含低产林改造),到2020年全县油茶产业规模达到10万亩以上,并建设以村级集体和油茶专业合作社等为主的油茶丰产标准化基地示范片50个以上。重点打造游洋、菜溪、钟山、西苑等现代农业油茶示范基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让贫困户直接参与油茶产业开发,并发动千家万户利用自有林地种植高产油茶,以产业发展带动脱贫致富。 (陈国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