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可见古代冬天有多漫长;“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更可看出古时冬天是何其寒冷。如此漫长寒冷的冬天,古人是如何度过的?在没有空调和集中供暖的年代,有哪些御寒取暖的方法呢?
原始社会初期,我们祖先就开始以火取暖。后来,为了能随意挪动火堆,他们就把火放到烧制的陶器里,这个陶器叫炉或灶。
秦汉时期,古人主要依靠“壁炉”和“火墙”取暖。火墙是用两块筒瓦相扣,做成管道,包于墙内,与灶相通,用以取暖。东汉《西京赋》里的“朝堂承东,温调延北”,就说到了“温室”。
汉代便有了温室殿,是皇帝冬天居住的暖殿,殿内有防寒保温的设备。《西京杂记》载:温室殿的墙壁用花椒和泥土涂的,壁面披挂锦绣,设有屏风与鸿羽帐,地上铺着西域毛毯。汉代另有宫殿名为“椒房殿”,原来花椒也能取暖。《汉宫仪》称“皇后称椒房,以椒涂室,主温暖除恶气也”。这种以椒涂室的取暖方法,一直被后人效仿。晚唐诗人李商隐在《饮席戏赠同舍》一诗中也提到了用“椒泥”涂墙取暖。
古人取暖大都使用木炭,平常百姓家就有火盆、熏炉、手炉、足炉等。火盆是铜或铁制成的。熏炉就是外面加上一个笼罩,下部为盆,上部为罩,贵族家中一般使用铜质的,民间多用陶土和铁质的。手炉是方便手握的小火炉,内置炭火,炉外加罩,形状多样。足炉比手炉大,是用锡或铜制成,民间称“汤婆子”,装上热水,可以放到被窝里焐脚,与现代的热水袋雷同。宋代黄庭坚诗云“千钱买脚婆,夜夜睡天明”,指的就是这种暖具。
到了唐代,经济繁荣,皇宫用炭比百姓要讲究得多。《开元天宝遗事》记载:“西凉国进炭百条,各长尺余。其炭青色,坚硬如铁,名之曰‘瑞炭’。烧于炉中,无焰而有光。每条可烧十日,其热气逼人而不可近也。”皇宫取暖用的是西凉国进贡的“进口瑞炭”。
在物质匮乏的古代,面对酷寒漫长的冬天,祖先用智慧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取暖工具与方法,令人惊叹。(吴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