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再次登上湄洲岛,瓣香湄洲,如诗如画。刚走出码头,不远处飘来一阵香火气,沁人心脾,安静、祥和……烧香,已成为人们祈福的一种重要活动。
“独坐闲无事,烧香赋小诗”,作为一种生活情调也要烧香,所谓对月焚香,对花焚香,对美人焚香,雅而韵,妙不可言;所谓沉水熏陆,宴客斗香,以呈豪奢。有焚香弹琴,有焚香读书,还有焚香下棋对奕。既有杜牧“烧香翠羽帐,看舞郁金裙”的诗情画意,又有苏轼“酒醒梦回春尽日,闭门隐几坐烧香”的绝句,烧香也成为历代文人墨客的雅事。
有趣的是,不单单华夏民族烧香,世界上好多民族和国家也烧香。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记载,古埃及人从阿拉伯和索马里沿海地区引进香料树,把香当作宗教仪式中的重要用品。巴比伦人在祈祷和占卜时往往焚香。到公元前5世纪,一些祭坛专供奉香之用。印度教在正常礼拜和家常礼拜时都要烧香。公元前8世纪,希腊人就有焚烧木头、树脂以供奉神明和祛除恶魔的习俗。罗马人先是焚烧香木,后又引进香,焚香在公祭和私祭以及崇奉皇帝时占有显著位置。
中国烧香历史可追溯到五千年前的神农时代,那时就有采集植物作为药品来驱去秽。当时先人对植物中挥发出的香气已经很重视,闻到百花盛开的芳香时,感受到了其香气的美感与快感,将花果、树脂等芳香物质奉献给神明。因此,上古时代就把这些香料作为敬神、祭祀、清净身心和丧葬之用。后来逐渐用于饮食、装饰和美容上。周人升烟以祭天,称作“禋”或“禋祀”。“禋,芬芳之祭”,所谓禋祀,一是点火升烟,二是烟气为香气。以香烟祭神,就是后世所谓“烧香”。
到汉武帝时,由于汉武帝奉仙,为求长生,是神就敬,从而打破了以往“香祭祭天”的垄断。由于西域香料传入中国,使汉武帝时香事格外繁盛,香具也应运而生,于是中国史上第一个香炉也发明问世,史称“博山炉”。从此香品与香炉相配,使中国的香事进入一个新阶段。
到了隋唐以后,由于南香的大量涌入,使香料的价格降低,为烧香普及提供了物质准备。而佛教、道教尚香,也使烧香得以普及。
至宋代,三教融合,烧香之俗也御风而行,为大家一致崇尚,香道也自此产生。明代屠隆总结道:“香之为用,其利最溥。物外高隐,坐语道德,焚之可以清心悦神。四更残月,兴味萧骚,焚之可以畅怀舒啸……香雾隐隐绕帘,又可祛邪辟秽,随其所适,无施不可。”可见烧香已走进日常生活,进入实用阶段。
莆田民间把烧香称为“点火”,还具有一些地域特色,在菩萨诞辰日或闹元宵时,有些宫庙还有烧高香的习俗,一支香有数丈高,要烧几天几夜。过年过节许多地方都有争烧“头炷香”的习俗。除了进庙烧香外,菩萨巡游时,前面还有一队手提熏炉的仪仗队。每逢下元节祭祀时,都要在院子里插一大片香,俗称“布田”。除了节日烧香外,莆田民间在蒸年糕、蒸“红团”时也要烧香,名义上是祭祀“灶妈”,其实是以香计时。端午节期间,莆田人还要给小孩胸前挂上香囊,以去秽辟邪。
“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烧香已经打破了烧香必用于祭祀的垄断,逐渐走进日常生活,进入实用化。烧香作为民俗活动的重要载体,从远古走来,代代传承,直至今日仍长盛不衰。烧香这一古老的活动,以民俗文化的古朴绚丽,向世人传递着华夏民族和谐、包容的精神风貌。(郑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