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佛公
【发布日期:2018-03-27】 【来源:本站】 【阅读:次】



记得小时候,莆田城乡的街头巷尾、三岔路口、古桥桥头随处都能见到用石头雕刻的古老佛像,老人们称之为“佛公”。

“佛公”,法号僧伽,西域碎叶城人(今吉尔吉斯斯坦)。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僧伽进入大唐凉州传授佛法。唐高宗龙朔元年(661),僧伽到泗洲城建普照王寺,传经弘法。他道行高深,声名远播。唐景龙二年(708),唐中宗迎请僧伽大师到长安主持荐福寺,并封僧伽为国师。唐大诗人李白的父亲李客是西域碎叶人,来长安经商,听说长安荐福寺主持僧伽也是西域碎叶人,李客便经常带着李白去拜访僧伽大师,僧伽便成了李白的启蒙老师,深受影响。后来,李白特地为僧伽大师写了首《僧伽歌》以表深情:“真僧法号号僧伽,有时与我论三车……一言散尽波罗夷,再礼浑除犯轻垢。”也许是大诗人李白的原因,后人把僧伽大师称为“泗洲文佛”,为历代读书人所崇拜。

僧伽大师于景龙四年(710)坐化圆寂,享年83岁。圆寂后,唐中宗为其敬漆肉身,送回泗洲城建塔供养,唐咸通年间,赐号“证圣大师”。五代时期,“天下凡造精庐,必立(僧)伽真相”。宋雍熙元年(984),宋太宗封僧伽大师为“大圣文佛”,谥“大圣”。从此,其更是名扬四海。有为其撰写祭祀斋文者,亦有为其立传者,如韩愈、苏轼、李纲、赵孟頫等诸多名人。历代名人的推崇传诵,推动了泗洲文佛信仰的传播。在莆田民间,泗洲文佛成了孩子读书启蒙的神佛。所以莆田大户人家和诗书世家的门口都置有“佛公”(即泗洲文佛)的神龛或牌位。在英龙街东里巷黄滔祠堂前面,门牌56号的大门边至今仍完好地保存了“佛公”的古石雕像。

“洲号泗,渊源直通泗水;佛称文,黎庶共仰文明”,莆田“佛公”(泗洲文佛)崇拜可追溯到唐宋之际。据史料记载,早在唐乾宁五年(898),莆田华严寺(今城厢区龙桥)建塔三级,奉泗洲文佛樟木像。宋代莆田南山有泗洲庵,下泗洲庙,内泗洲庵三座。明清时莆田乃至福建,“佛公”(泗洲文佛)信仰已十分普遍。施鸿保《闽杂记》记载:“福省城中街巷间,多供泗洲文佛,或作小龛,或凿壁为龛。有供像者,有供牌位者,亦有但凿四字壁上以奉者,犹吾乡之奉观音大士也。”泗洲文佛从最初的神僧演变为民间俗神,正是与莆田的地理环境、社会状况、历史背景、民俗文化交汇融合逐渐形成的。

直到现在,龙桥村、七步村、南梧塘村等村庄仍完好地保留着古代的“佛公”石雕像和神龛。在城港大道木兰溪大桥桥头的坂头村还易地新建了泗洲文佛庙。至今,莆田民间还流传着大量“佛公”的传说故事。

随着莆田人迁徙的足迹,“佛公”崇拜也从莆田的街头巷尾走出国门,传播到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据说台湾一些地方还把“佛公”尊为“东方爱神”,主管姻缘,为情男俏女指点姻缘迷津。(郑银华)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