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佛教名山壶公山
【发布日期:2018-09-12】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唐代诗人黄滔有诗云:“八面峰峦秀,孤高可偶然。”壶山兰水自古就是莆田的象征,壶公山是莆田人心中的灵气之山,更是莆田的佛教名山,所以人们称其为“灵山佛国”。

壶隐日月光,山行天地气。驻足壶山胜景,你会看到,这里群山环抱,岩幽壁峭,松柏叠秀,泉甘茶香,古迹荟萃,佛音袅绕。壶公山自古就有“十八院三十六岩”之称。早在陈朝年间,僧人就在壶公山结庵崇佛,取名“宝台庵”,即后来的宝胜寺。唐朝贞元年间,有僧号法通于绝顶独禅,昏行至降虎。法通曾下山,遇两虎争一牛,乃叱而隔之,分令各啖之。于是便有唐代诗人黄滔“井通鳅吐脉,僧隔虎栖禅”的诗句。

壶中佛理大畅,山间寺院遍布。既有闻名遐迩的凌云殿福源寺、清净寺,又有白云寺、善庆堂等。凌云殿福源寺位于壶公山南面山腰,由唐代名僧妙应禅师创建,元延佑年间重建。明嘉靖年间,兵部侍郎郑岳舍守墓茅舍募资重建,并于嘉靖六年上表朝廷,赐匾“凌云灵霄殿”,简称“凌云殿”。

郑岳,字汝华,号山斋,明宪宗成化四年(1468)生于新度镇蒲坂村,明弘治六年(1493)进士,历官户部主事、广东按察司副使、江西按察使、兵部侍郎等。他升任江西按察使时不畏权势,揭发宁王阴谋造反劣迹,遭诬陷入狱。宁王武装叛乱失败后,郑岳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再度巡抚江西。由于他处理宁王叛乱平定后的善后事宜有功,并向皇帝“四上疏,皆切时政”。嘉靖皇帝提拔他为兵部侍郎,并把外国进贡的花觚(俗称花斗)赐予他。他就把御赐的“凌云灵霄殿”匾额和花觚一并送到凌云殿,御赐花觚便成为凌云殿镇殿之宝。郑岳辞官返乡后,归隐山林,他在凌云殿福源寺精心著述,编著了《莆阳文献》《山斋文集》等著作传于后世。后人为了纪念郑岳的功绩,在凌云殿和福源寺中间,把原来郑岳著书的书斋改建成郑岳祠堂。直到20世纪90年代,祠堂中还供奉着郑岳的画像。

凌云殿福源寺向西约一公里处,就是栖云寺。在春夏季节,这寺的四周时有云丝飘浮其间,整座寺变成了栖云处,寺在云中时隐时现,真是“云开松翠山犹润,风定钟鸣寺更幽”。

凌云殿向东约一公里就是清净寺。也就是当年黄濂起义的指挥部,现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黄濂又称“十六叔”,1862年生于莆田灵川硋灶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为人忠厚豪爽,见义勇为,常为贫苦农民排忧解难,受到群众拥护。辛亥革命时,他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革命。但辛亥革命后,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他认识到,辛亥革命后,“名为民国,事无异于皇朝;政号共和,祸更烈于专制”。19126月,他以“凌云刮斗”为信号,把界外三十六乡贫苦民众汇集在壶公山凌云殿揭竿起义,吹响了打倒北洋军阀的号角。

壶公山白云寺创建于唐宋年间。宋祥兴元年(1278),陆秀夫拥幼帝赵昺路过莆田,曾驻驿壶公山白云寺。至今寺内还留有陆秀夫《吟白云寺》诗的石刻:“松华冉冉点苍苔,屋角梧桐次第开。人依栏杆犹未去,一双白鹤破山来。”

陆秀夫,字君实,晏翁,别号东江,楚州盐城人。南宋左丞相,抗元名臣,与文天祥、张世杰并称“宋末三杰”。德祐二年(1276)临安沦陷,陆秀夫、张世杰等人带着宋度宗的两个儿子益王赵昰和广王赵昺入闽。同年,赵昰在福州登基,是为宋端宗。端宗任命陆秀夫为签书枢密院事,坚持抗元。景炎三年(1278)端宗死,陆秀夫与张世杰拥立广王赵昺为皇帝,定年号祥兴。端宗生母杨太后垂帘听政,封陆秀夫为左丞相。赵昺流亡朝廷南逃经过莆田时曾驻驿壶公山白云寺。祥兴二年(1279),元朝张弘范大军进攻赵昺流亡朝廷。在崖山战役中,宋军全军覆灭。陆秀夫背负幼帝赵昺投海殉国。秀屿象山还有陆秀夫的衣冠墓。

作为殿后,抗击元兵的都统大元帅黄孔应带着三十六营兵马走到壶公山名山宫绍兴寺时,听到陆秀夫与皇帝赵昺在崖山殉难的消息,悲愤交加,在壶公山名山宫绍兴寺前投井殉国。而他麾下的三十六营士兵,看着主帅忠贞殉国,也就地在壶公山周围隐姓埋名,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莆田界外有名的三十六乡。创建于宋高宗绍兴年间的名山宫绍兴寺,也以创建年号得名。传说黄孔应将军的遗骸就安葬在名山宫黄帅爷神座下面。

黄帅爷,姓黄名孔应,江西吉水县人,生于南宋乱世时期。其父在乡村当私塾先生,父母家教甚严,常以義方志节教育孩子,从小给他讲述历代关于忠贞报国和孝敬父母长辈的故事。他在“教化第一,忠孝无双”家风熏陶下,从小立下“传承祖德,报国护民”之誓言,从儒崇武,文武双全。投笔从戎后,在抗元名将张世杰麾下,他英勇善战,屡建战功,被封为都统元帅。南宋末年,他带领三十六营兵马随陆秀夫、张世杰一路护卫南宋小朝廷南逃,最后在壶公山名山宫绍兴寺前投井殉国。后人称他为“抗元扶宋名山帅,护国庇民忠烈魂”。

在壶公山石鼓峰后面阴司坑,还有宋朝丞相陈俊卿请旨敕建的石泉寺。宋·艾性夫《过石泉寺》诗云:“苏壁作怪画,石泉操古琴。藤多山木老,僧瘦道根深。白鹄随人饭,青猿抱佛吟。经过恨不数,带雨度遥岑。”人置身其间,更有“石上清泉滚出,头头是道;山间明月照来,色色皆空”之意境。

瓣香起壶山,佛音绕山间。遍布山间的寺院,历史久远,宗风弥长的佛教文化,更彰显了壶公山作为莆田人心中灵气之山博大精深的底蕴。

壶公山不愧是莆田的灵山佛国、佛教名山。(郑银华)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