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仙游县赖店镇的礼耕堂,是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仙游描金漆画技艺传承人傅振文、傅振武兄弟的创作工作室。正当壮年的傅氏俩兄弟在这里醉心于描金漆画(俗称“金漆画”)的传承与创新,源源不断为世人创作奉献了一幅幅精美绝伦的描金漆画作品,让人见识了这颗民间流传的“艺术明珠”的璀璨夺目光辉。
金漆画是仙游民间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集绘画、油漆、贴金等多种艺术于一炉,其内容有古今人物、山水风景、龙虎狮象、花鸟虫鱼等神瑞兽类,不一而足。它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流行于明、清、民国,清末时期仙游金漆画作品就流传于五台山、九华山、西藏布达拉宫等地。自古当地官宦商贾人家皆以室有此物为荣,主要用于眠床屏风、衣柜门饰、果盘拼盘、木器家具等传统古典漆器上面,堪称附丽于传统古典漆器上的画作,远观金碧辉煌,近瞧纤毫毕现,生动传神,精致大气。上世纪,仙游民间富裕人家儿女婚嫁必备的嫁妆就是金漆画家具、漆器,后来伴随着现代家具家电和塑料用具的普及,金漆画家具、嫁妆日渐式微,从事这项工艺的人大多英雄无了用武之地,能作金漆画的巧匠越来越少,甚至濒临失传,就连古旧金漆画漆器家具的存世量也日渐稀少,让“金漆画”这一华美的“艺术遗珠”遗憾蒙尘。
可喜的是,从小就喜爱画画的赖店镇龙兴村傅氏俩兄弟坚守祖辈相传的金漆画手艺,立足他爷爷开设的礼耕堂家承傅氏曾祖傅丽甲的漆艺,奋发学习、钻研金漆画各个制作环节的技法,还师从县里民间国画大师,潜行研究画技数十年,借凭着聪明才智和对民间工艺天生的通透,熟练掌握了绘画、髹漆、贴金等多种技艺。他俩彩绘手笔的金漆画,富有艺术感染力,显示了扎实深厚的艺术功底。近些年,能工巧匠的他俩鉴于髹漆工种还存在,金漆画还有派上用场的市场空间,为使金漆画艺术得以薪火相传,他俩坚守漆艺这块园地致力于潜心钻研传统金漆画艺术,全身心扑在金漆画事业上,继承传统,致力创新,摆脱“匠气”,追求意境,立意新颖,不拘题材,主要结合现代绘画艺术的特点向造型、技法、材料、题材方面不懈努力创新,进一步提高画功、漆功、设计等方面金漆画技艺,成功打造出有讲求吉庆祥瑞又有现代国画元素的仙游民间艺术“瑰宝”。
由此,去年莆田市公布的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傅振文、傅振武兄弟被确定为仙游描金漆画技艺传承人极大增强了他俩保护传承“非遗”的信心,协力追求走市场化、产业化、普及化之新路。据介绍,他俩创作金漆画的漆板选用的是稳定性高、不易变形的老杉木,先上一层专门提炼的黑色底漆,再经过反复打磨和上漆,然后根据宣纸上画好的寓意吉祥内容的精美图案,用细粉笔在漆板上做简单的构图草稿后才可绘画创作。
“漆板制作很不易,经过多道程序,直至表面磨到完全平整发亮可当镜子的程度后才可作画,但描漆十分讲究,选用天然的生漆,漆的黏稠度、描上去的薄厚度,都是成败的关键。描上平整的底漆后,要根据空气的湿度来决定漆干的时间,一般为5至6个小时。底漆自带的黏性,让金箔自动黏合在图案上,在粘贴的过程中还要不断用笔描刷,确保金箔均匀和固定。”傅振武如是介绍说,既要控制它的这个湿度,还有贴金的时候,由于金箔很轻,一定不要有风,最好把门窗关闭掉、带上口罩,这样不会被风吹了,这样靠底漆自带黏性贴出来的金箔,只需不断用笔描刷,就会比较平整光滑,熠熠生辉。
其实,除了制板、描漆、贴金,最考验技艺的是最后的开脸和线条勾勒。在琴桌、屏风、挂屏、牌匾、漆瓶、漆盘等漆画精品琳琅满目的礼耕堂里,傅振文使用笔尖小而硬的铁笔,在人物脸部先勾勒出五官。之后,精心勾勒人物线条,将漆膜刻透至黑色磨光漆板,精致刻画出细小而有力的线条,着重调节明暗,使画面富有立体感。傅振文颇有感触地说道,“开脸这个步骤在画面中起到非常重要的点睛作用,要全神贯注,一气呵成,下笔有轻有重,一定要达到传神。如果说一步画错的话,这个部位就要全部修改,包括要把金箔全部抹掉,从头再来,是个看似简单可操作难度挺大的技术活呢!”
“眼下,红木家具在精英阶层和寻常百姓越发流行,‘金漆画’的前景一定日益看好!”钟爱和执着金漆画古技艺的傅振文在他的古朴工作室里说,但其制作工艺复杂,做这行需要特别能吃苦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要求传承人不会对漆过敏,同时金箔反光,坐久了闪烁的金色会伤眼睛。他之前带了不少徒弟,然而很少有人能坚持下来。即便如此,兄弟俩依然坚守这门巧夺天工的绝活:“祖传的手艺,要好好传承下去,不能在我们这一代的手里失传了。”
因此,他俩更希望有志向的青少年能够继承这门技艺,如果有年轻人真心学艺,一定乐意收其为徒,热情传授其技艺,培养其成才。他坦言:“一个青年会学,会带动两个、三个……滚雪球般的必定会有很多青少年喜欢上金漆画创作,必将使传统的金漆画在新时代放射出璀璨的艺术光芒!” (陈国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