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第二中学是一所有140年办学历史的老校,创建于1878年。办学的前100年,经受战火连绵的考验,饱受家校贫穷的困扰,在坎坷曲折的行程中顽强拼搏,逐步壮大,取得举世瞩目的业绩:在境内率先引进物理、化学、矿物、生物、体育、英文等西方文化课程,引进篮球、排球、田径等现代体育运动项目,创中西兼容的办学模式,开境内引进西方文化之先河。在哲理钟楼,诞生闽中第一个中共地方组织,黑夜里亮起指路明灯,引领莆田人民、闽中人民开展艰苦卓越的革命斗争。在这片育人的沃土上,走出15位英勇献身的革命英烈,13位驰骋沙场的抗日将军,3位对祖国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院土,6位省部级领导干部,几千位高级人才。这样一所承载着莆田教育史厚重积淀的省重点中学,却在1969年末被停办了,仓后校区被挪为他用,教师分散各地,令人不尽嘘唏。3年以后,改址城区西郊杨梅山重建复办。一切从零开始,恰如一位久患重病、气若游丝的耄耋老人进入康复期。
莆田二中办学的近40年,也是国家改革开放的40年。学校沐浴着时代的浩翰东风,经历一场“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历练与蜕变,华丽发展,成为一所办学条件优越、办学硕果傲人、历史悠久而又生机勃勃的名校。
改革开放初期,学校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办学理念,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办学方向,以“立志、勤奋、严谨、进取”为校训,组织师生开展活跃的教育数学活动。组织骨干教师到上海、南京、北京参观考察;与驻军九五医院开展军民共建文明单位;邀请蒲鲁士、蒲星氏后人来莆讲学,举办英语教师业务培训班;设立校友总会和各大城市的校友分会;举行100周年校庆活动和110周年校庆活动,广泛发动校友参与促进母校发展的各项活动等,在当时,都是本地区最早开展的办学举措。
20世纪90年代,学校着力开展素质教育,确立“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育人目标。1995年,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初办民办哲理中学,以办学的多样性满足社会需求。
2000年以来,学校以放眼培育适应新世纪祖国建设优秀人才为育人目标,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社会调查研究,撰写研究性调查报告。深入开展新课程改革,开展高效阅读、高效课堂学习的实践。哲理中学办学资格先后得到市人民政府、省教育厅确认。
40年来,校园建设风生水起,蔚为大观。20世纪70年代,刚刚重建复办时期,资金匮乏,举步维艰,8年间只建首批石结构4座共4163平方米的教学、实验和师生住宿用房,运动场靠全校师生动手挖掘平地建造。20世纪80年代,陆续建起砖混结构7座,共7056平方米的办公、教学、住宿、体育用房。师生继续参加挖掘平整土地,部队派推土机协助平整土地,运动场进一步扩大。绿化工程跟进。电力公司、自来水厂、东圳电站铺设水电专线,有效缓解师生用水用电紧张状况。继续征地,作为扩大运动场、教师集资房用地。20世纪90年代,建教师集资房3次,共65单元,大大改善教师住宿条件。首次采用框架结构建房,建4千平方米6层科技楼、3千平方米3层学生餐厅各1座,把原有932平方米的小实验楼改设图书馆。经过1994年省二级达标中学验收、1997年省一级达标中学验收的准备,各项设备更加完善,电脑室、语言室、多媒体教室等电化教学设备初具规模。
2000年后,校园建设进入井喷期。梅山校区通过自筹资金,陆续建起框架结构6座、砖混结构1座共2.3035万平方米的教学和住宿用房。早期建的校舍逐渐拆除,建起抗7级地震的新楼。2003年秋季至2005年春季,学校通过银行贷款、市财政贴息等多种措施,筹集1.6亿万元,征地233.7亩,一次性设计,一次性施工,建起8万平方米的各项功能齐全的6层楼群。配上4百米塑胶跑道运动场、体育馆、标准游泳池、哲理湖、生物地理园、文化长廊和满目翠绿的绿化树,构成设施完善、条件优越、风景优美的花园式校园,一时引起各方关注,被誉为“莆田二中速度,莆田二中精神”。近来,又建起学生公寓楼1座。2005年,莆田二中搬迁西天尾溪白新校区,梅山校区由哲理中学专用。哲理中学办学资格先后得到市人民政府、省教育厅确认。两校办学规模、条件和质量均得到快速发展。
2010年后,梅山校区以市财政每平方米880元拨款,其余资金由哲理中学自筹的方式先后建起3层2532平方米学生餐厅1座,12层1.1176万平方米科学楼1座,办学条件得到明显升级。绿化、美化、文化也一一提升档次。未来数年,又有市财政拨款等筹款措施建学生宿舍楼、办公楼、综合楼等规划。
40年间,先后由黄金溪、陈金富、戴明锁、朱金先、郭德翊、曾加华等校长,带领一拨拨师生努力奋斗,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走过一条“恢复元气——快速发展”的道路。1981年,该校被福建省教育厅重新定为省重点中学,1993年,定为省二级达标中学,1997年,定为省一级达标中学,2018年,定为省示范高中准备学校。2002年,以雄厚的实力升格成为市教育局直辖学校,2004年,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委员会,2007年,升格为中共莆田第二中学委员会。学校先后被定为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首批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重点课题督研单位、省高中示范性建设学校、省义务教育教改示范性建设学校、省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田径)。学校还被评为全国活跃的中学生生活先进单位、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单位、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模范职工之家等。
哲理中学,同样得到快速发展,1914年定为省三级达标高中,1917年定为省二级达标高中。又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基础教育高校教学行为研究》实验校、省首批基础教育学科教学研究基地(初中体育学科)。学校还被评为省文明学校、第一届福建省文明校园、省先进社会组织、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等。
40年间,学校向高等学校输送几万名毕业生。自2003年起,每年上本科录取线的考生均超千人,10位高考总分先后居全市第一名,61位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80多位继续深造获博士学位。校友跟踪显示,有众多校友在各部门脚踏实地,勤奋工作,取得突出成绩,大批校友成为高级人才。许金镰、周远翔、潘玉腾、李振键、张树庭等在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担任教授兼校、院级领导干部。黄石勇、徐建卯、郑国华、朱宝兴、叶清锋等在部队、省、市机关担任厅、师级领导干部。刘达、杨振宇、吴锦忠、陈忠周、陈阳、俞志阳等在各高校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或做出杰出成绩。刘建进、唐银新、傅国顺、潘桂清、陈建兴、胡喜乐、陈明水、吴桂韩等在中国科学院、国务院机关、部门研究院等担任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等。林慧君、刘碧丽、蔡琰娴在国际体育比赛中摘金夺银,林清泉等11位在全国性体育运动比赛中屡夺冠军。洪杰、吴明武、林学军、郑志勇、陈锦添、卓立强等众多企业家创造突出业绩。让我们欣赏几位中年、青年和少年校友的业绩,从一个侧面了解学校育才成果:
杨振宇(1963-),1979年莆田二中高中毕业后考进长春地质学院。博士,国土资源部地质力学研究所科技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南京大学教授。《地质学报》英文版副主编、中国地质学会理事、全国地质委员会委员。
周远翔(1966.12-),1983年莆田二中毕业后考进清华大学。博士,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副秘书长。对口支援新疆任新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潘玉腾(1965.7-),1983年莆田二中高中毕业后考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福建师大马列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党委书记。
张树庭(1972-),1989年莆田二中毕业后考进浙江大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获霍英东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陈忠周(1974-),1992年莆田二中高中毕业后考进清华大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和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一等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胡喜乐(1978-),1996年莆田二中高中毕业后考进北京大学。博士,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曾获欧洲生物无机化学奖章、美国化学学会有机金属化合物青年科学家等荣誉,因在“生产太阳能燃料及合成高附加值分子”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得2017年瑞士科学权威奖“拉齐斯奖”。
陈明水,2000年莆田二中高中毕业后考进清华大学。博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TeV高能对撞机物理实验博士生导师。获2017年CMS国际合作组青年研究员奖和中科院“粒子物理前沿卓越创新中心”第一届“青年拔尖人才奖”。
喻志阳(1984-),2002年莆田二中高中毕业后考进清华大学。博士,福州大学教授。2017年因“首次指出普通晶界可以存在有序超结构”,被推选为2017年中国十大新锐科技人物。
林慧君(1993-),2012年莆田二中高中毕业后考进中国体育大学。国家运动健将。2014年代表中国队参加韩国仁川亚运会女子4×100米接力决赛夺得冠军,打破该项目亚运会纪录。2016年代表中国队参加里约奥运会女子4×100米接力比赛。
蔡琰娴(2003-),2018年莆田二中初中毕业。2018年参加在韩国举行的第52届世界射击锦标赛,夺得女子移动靶标速青年组个人冠军。
莆田二中的40年,是改革开放、恢复元气、快速发展的40年,是波澜壮阔、大展宏图、迈步未来的40年。(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