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沿海地区民众为何信仰妈祖
【发布日期:2018-12-18】 【来源:本站】 【阅读:次】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历经千年的妈祖文化,已经成为东南亚乃至海内外华侨华人的文化共识。

“灵妃一女子,瓣香起湄洲”,妈祖文化肇始于对一位真实历史人物的纪念。

据宋代文献记载,妈祖,原名林默,宋建隆元年(960)诞生于莆田湄洲岛。成人后,识天文,懂医理,急公好义,见义勇为。曾经点燃自己的屋子作为灯塔,帮助风浪中的船工渔民脱险回港。宋雍熙四年(987)农历九月初九,因救助海难而献出年仅二十八岁的生命。

妈祖,是一名普通的渔家女。她自己是民女,救助的也多是老百姓。

“聪明正直者为神”,妈祖是普通民众的英雄。正是在对妈祖的纪念中,普通百姓按照自己的愿望和理想塑造她乃至神化她。妈祖的故事,最初是在民间口口相传。历经宋、元、明、清朝廷30多次祭封褒奖,妈祖的地位不断提高,逐渐成为民间神祇,成为一位慈悲博爱、护国庇民、可敬可亲的女神。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妈祖和孔子等一起被尊为“春秋谕祭”之神,列入国家祀典。

妈祖的一生,没有留下什么著作,没有所谓训诫或神谕。妈祖的真人形象在历代文献资料中也没有留下更多记载。在妈祖的传说中,没有一句说到妈祖的真实相貌。所谓“显灵”,多是指风浪中的一盏红灯,一只带路的小鸟,或者一声吼,“喝声风,风就不见了风;喝声浪,浪就不见了浪”(《三宝太监西洋记》)。在妈祖文化的原始记述里,没有对他人的过多训导,更没有对别人的压迫与控制。她的追求,简单而直接,就是帮助别人,救助别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

妈祖,“视善为美”,“悦心扬善”,一切为了他人,因德高而神。所谓“传闻利泽至今在,已死犹能效国功”(宋·黄公度)。

传说中,妈祖是救难的海神。她经常身着红衣,脚踏祥云,手持如意或红灯,显灵护佑船只,拯救海难。“衣朱衣,飞翻海上”,“商旅遭殃,渔人厄受,吾恨不急救之”。

妈祖,是刚强有力的女战神。南宋开禧元年的紫金山击金和合肥解围,是“她”在鼓舞士气。明朝的时候,“她”又“护卫”着郑和下西洋远达波斯湾、西亚及非洲东海岸(《太上老君说天妃救苦灵验经》卷前插图)。

妈祖,是爱国民族英雄。传说并不遥远,日占时期,台湾淡水的台北关渡宫曾被作为抗日据点。日军发现后,放火烧庙。可是庙未烧毁,日本兵却暴死街头。

妈祖,更是维护统一、象征和平公正的女神。她是海峡两岸的使者,所谓“两岸不通妈祖通”,只要谈及妈祖,两岸同胞就没有什么隔阂。

妈祖,寄托了中华民族对崇高与善良的追求。历代文献都指出,奉祀妈祖,目的是“崇德报功”。这一信俗,包含了妈祖生前的“温良泛爱,振穷周急”、舍己救人的美德;也包含着妈祖被神化后,和人们一起战胜自然灾害,又努力实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传说。很多学者都指出,妈祖的“神性”,饱含着中华民族崇尚的至善美德。纪念妈祖,是中华民族对于心中英雄的纪念,意味着中华民族对于崇高道德的民族认同,彰显的是民族道德。

仅仅是妈祖的称号,就在告诉我们,与其说妈祖是神,毋宁说是娘亲,是祖先。母爱从来都牢记在心,祖先从未与我们远离。

随着宋元时的拓展海疆,明时郑和下西洋推动的“海上丝绸之路”与有清一代的瓷器外销,华侨华人和沿海同胞的往来海上,妈祖信俗从湄洲岛走向世界,“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妈祖”。

“立德、行善、大爱”的妈祖精神,在世界上为更多的人所了解所认同。为了肯定妈祖文化在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促进人类和平与进步方面所做出的历史贡献,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有关机构授予妈祖“和平女神”称号。20099月,“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63月,妈祖文化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湄洲妈祖祖庙也入选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首批文物点。

妈祖文化,饱蕴着中华儿女对维护世界和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期盼,成为联结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一带一路”是贸易物流之路,更是文化交流之路。据湄洲祖庙有关资料显示,至今,“一带一路”沿线乃至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分布有上万座妈祖宫庙,信众3亿多人。

妈祖是中华民族的,妈祖文化是世界的。从中国到世界,再从世界到中国,妈祖精神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凝聚着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妈祖文化,作为世界各国人民文化交流、和平交往的重要媒介,已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现象,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周颖)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