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平海卫城
【发布日期:2018-12-25】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平海卫,旧称南啸,地处莆田东南角海边。

自元代起,倭寇在我国东南沿海横行,不断窜犯劫掠。明建立后,太祖朱元璋非常重视海防。洪武二十年(1387),派江夏侯周德兴入闽巡视。周德兴到莆田勘察地形,决定设置平海卫城、莆禧守备所、南日水寨。于是下令拆了镇海堤石(后致水患),用来构筑平海卫城和莆禧所城。经军民共同努力,筑起了周长806.7丈、宽1.4丈、高2.4丈的平海卫城。卫城开设四个城门,分别为东门、西门、大南门和小南门,各建楼其上。城北因有朝阳山,地势险峻,故不置门。平海卫有驻军5000多名,莆禧守备所有驻军1200多名,隶属平海卫管辖。这么多的驻军和军属,给平海卫带来了繁华。

周德兴逝后被皇帝封为平海卫城隍爷,即城隍庙神,庇护一方百姓。平海乡民十分感念,虔诚地将其供奉起来。平海城隍庙占地600多平方米,现保存完整。庙分大门、正殿和后殿三进,大门两侧是钏楼和鼓楼。附属文物进士坊为明代建筑原构,为纪念嘉靖间里人黄杭登进士第而建,其时地方对教育之重视可见一斑。每年农历正月初九日是玉皇诞辰,城隍爷代玉皇巡游,煞是热闹。正月十五元宵,受皇帝赐封,按京城最高规格点灯,全国只有苏州城和平海卫两地获此殊荣。平海城隍庙现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倭寇第一次窜犯莆田是永乐八年(1410),挑在防备松懈的大年三十夜,2000多名倭寇在平海登陆。传闻登陆前倭人约定,在掠杀过的人家点上一盏灯作记号,以免后面的贼寇扑空,浪费时间。故现在平海一带在年三十晚上,为祈平安,沿守着彻夜点灯的风俗。

倭寇后被平海卫指挥同知王茂率军击退。因有许多军民惨遭杀戮,好端端的过年气氛忽变哀肃。老百姓纷纷逃难,待第二日打听到倭寇被击退后,才陆陆续续回家。初二日互相串门,探望被倭寇杀害的亲友,故初二日曰为探亡日,此忌讳沿袭至今。当然,春节期间互不登门很是不便,后改为初一日,如已去过亲友家,初二日就不必忌讳。

为了补过大年,定初四日做“大岁”。现在有的人在外地工作或经商,若大年三十无法赶回家围炉,则可选在初四日回家补做“大岁”。为了纪念死于倭难的人,又要保留过年贴红联的喜气,后来想出在春联的红纸头留二寸白色,便是全国独有的莆田“白额红联”的由来。这更是一种警示!

倭寇第二次进犯平海是在明嘉靖年间,平海卫左所千户叶巨卿、知千户邱珍等先后阵亡。嘉靖四十一年(1562),抗倭名将戚继光率师自浙江驰援福建,一路追剿倭寇进入莆田,在林墩取得胜仗后班师回浙。同年十一月,倭寇反扑,纠集6000多人攻陷兴化府城。两个月后,因城中断粮,又尸骸遍地,遂于嘉靖四十二年(1563)正月二十九日退出府城,攻进平海卫结巢。明朝急调抗倭名将俞大猷任福建总兵,命令戚继光率浙师二次援闽。倭寇得知戚家军又来了,大为惊慌,欲把劫来的财物先运出海,被明水师封锁打击,只好退回原地。四月二十一日凌晨,明军兵分三路,戚家军居中突击,俞大猷和刘显分别为左右军呼应侧击,火攻箭射,攻破了倭巢。此役歼敌2200多人,救出百姓3000多人,给了倭寇以沉重的打击,史称“平海卫大捷”。

由此,作者感赋《平海卫怀古》一诗:

沙滩性软不张扬,谁晓遭蹂裂肺肠。

鬼影推波荡平海,妖刀溅血暗莆阳。

幸重迎戚歼群寇,慰再过年流一方。

白额红联逢岁贴,醒狮仰吼震倭狼。

平海卫还有一处不能不提,那就是建于宋咸平二年(999)的天后宫,俗称“娘妈宫”。这是湄洲祖庙的第一座分灵行祠。当时由于渡海困难、交通不便造成了许多岛外信众无法朝拜,于是在与湄洲岛相望的平海建灵慈宫,供人们祭祀。明代扩建后改名天妃宫,清初重修并扩建后改称天后宫。

平海天后宫占地3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64平方米。建筑群分大门、拜亭、大殿、廊庑。大门外埕边有一古井,即著名的师泉井。大殿的屋顶及廊庑由108根木柱承托,因此又叫“百柱宫”。宫内檐下四周用108块青石铺成内院埕。宫前的师泉井也是用108块青石砌筑,构成罕见的方形井。108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数字,在天后宫再三呈现,乃一大特色。

大殿为重檐歇山顶,抬梁穿斗混合木构,面阔五间,进深五间。大殿正中神龛与众不同地供奉着五尊妈祖神像。相传明初,朱元璋为平南方叛乱,曾率军从水路来到南日水寨。舟行到古南啸时巨浪滔天,战船摇摆不定。正感不安之际,忽然战船平稳了下来。只见妈祖化身的五个少女压住朱元璋所乘战船的船腚,引领船队驶进了风平浪静的平海澳。朱元璋遂将南啸改名为平海。五位少女神奇地遁去,只在战船上留下五朵金花。因感念于此,故平海天后宫供奉着五尊妈祖神像。

大殿左右两旁供奉五帝爷、水天王、临水夫人、慈济真君。前上方挂着“神昭海表”横匾和一块独特的“皇帝万岁万万岁”直匾。据说,这块直匾和大门口的师泉井都和施琅有关。康熙二十一年(1682),施琅奉命率三万多将士收复台湾,其间因候风驻扎平海澳,训练水师。时遇大旱,部队饮水成了大问题。此前因为截界,水井与民居都荒废了。好不容易在天后宫前找到一口水井,水质却是咸苦。施琅心急如焚,到天后宫叩拜求祝。不到一个早晨,井泉奔涌出来,越来越大,水质转而变甜了。日夜不停地放下水桶打水,水位竟然没有下降,一口井足供三万多将士生活用水,这就是神奇的“涌泉济师”的由来。收复台湾后班师回朝时,施琅用108块青石砌筑深10米、周长3.2米的师泉井,亲书“师泉”二字刻石于井边,并撰写《师泉井记》一文立碑。返京后向皇上禀报妈祖的功绩,并奏请重修天后宫。康熙遂褒封妈祖为“天后”,并准奏重修天后宫。挂“皇帝万岁万万岁”牌匾,既有代天后表谢之意,又显自己忠心。大门脊檩上保留着“大功德主将军靖海侯兼官福建水师提督军务施琅重建”铭文和乾隆十五年闽浙总督喀尔吉善撰立的《平海天后庙重修碑记》。平海天后宫现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收复台湾前,施琅将军把平海天后宫的妈祖神像恭请在旗舰上,庇佑护航。登岛后把妈祖神像供奉在台南大天后宫,成为开台的首尊妈祖金身。因此,平海天后宫与台南大天后宫缔结为姐妹宫。平海天后宫及师泉井是重要的涉台文物,是台湾属于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的铁证。

由是,作者慨发《观平海师泉有感》一诗:

候风渡海千帆落,祈水济师双目浮。

峡浅无情分两岸,血浓有意汇同流。

平海卫城不幸毁于20世纪60年代,仅存一些遗址,记着悠悠往事。深厚的平海人文,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蕴含魅力。

如今的平海开发风力发电,建设成一级渔港,发展为旅游胜地。柔软的黄金沙滩,随风婆娑的木麻黄,海天一色,银鸥点缀。礁石守着棱角于一隅,浪花不断演绎着浪漫。船儿悠悠,心儿悠悠。

由以,作者嗟咏《平海滩》一诗:

沙铺厚意软心台,浪卷柔情漾脸腮。

密树拦腰留莫返,疏风附耳嘱还来。(许紫阳)

分享至:
打印】  【关闭